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40章 杨廷和的霸道2

第40章 杨廷和的霸道2(2 / 4)

像张九叙,如果没有杨廷和的示意,怎么可能弹劾位高权重的梁储。张九叙可不是夏言这个怼天怼地的人,特别是张九叙目前正面临升官的时候,就算是言官,也不可能碰瓷梁储。张九叙现在只要稳一稳,升官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何必做这种事情。

也就是说,现在这么多弹劾梁储的,其实背后就是杨廷和的意思。朱厚熜是真的不明白,杨廷和怎么连自己人都下手?又或者说他们两个人不是一路人?

梁储也是。

怎么一下就服软了,上来就是告老还乡。梁储在政坛几十年时间,受到过的弹劾不计其数。如果弹劾一下就辞职,怎么可能走到现在的位置。可是今天怎么来,不过就是几个言官才刚刚弹劾,他就自动辞职。

梁储不是杨廷和。

如果杨廷和要告老还乡,那么肯定是以退为进。因为现在的朝廷还离不开杨廷和这位内阁首辅。但梁储并没有那么重要,他真的要告老还乡,只要朱厚熜同意就可以。他走了,也不会影响朝政。因为目前的朝局是杨廷和领导的,少了梁储虽然有一些影响,但不会有大动荡。

朱厚熜没想明白。

对于没想明白的事情,朱厚熜是不会立即判断的。因为没想明白的事情匆忙进行决断,失误的可能性很大。今天的事情太突然,朱厚熜还需要回去好好考虑一下。等想明白了再进行判断。因此朱厚熜采取了拖延战术。对于皇帝来说,拖延战术是最大的武器。对于自己不同意的事情,如果不想直接表态,就来个拖字诀,我就不批准。

因此朱厚熜道:“梁卿,朕刚刚登基,诸事还依赖于各位老臣。梁卿岂能弃朕而去,此话朕当没有听到。”

“皇上…………”

“梁卿,快起。此事休要再提。”

朱厚熜立马是挽留梁储。

当然朱厚熜也知道,这没什么用。现在朱厚熜这样表态了,言官也不好直接和朱厚熜冲突。但一回头他们的弹劾就会雪片一样的飞进朱厚熜这边。

而且梁储既然已经表态要辞官,那么必然会继续写折子辞官。梁储一个内阁次辅这么快就服软,肯定是有什么原因。这个原因朱厚熜要好好想想。

“今天先这样吧。”

朱厚熜没有搭理大家,离开了武英殿。

走了几步之后,对萧敬道:“萧臣,把梁储儿子的卷宗拿过来,让我看看。”

“是。”

朱厚熜想起了了。

开始张九叙弹劾梁储,内容都是泛泛而谈的。那个时候梁储表情还算是正常的。可是后面谈起梁储修身齐家的问题,特别是谈起他儿子的问题,梁储表情立马大变,直接就表态要告老还乡。

朱厚熜明白,这个事情必然是直接打了梁储的七寸。要不是抓住了梁储的死穴,梁储怎么可能如此痛快的决定辞职。

案子应该不小。

“皇上,这是东厂保管的梁次滤的资料,也包括梁次滤的案子。”

萧敬的速度很快。

萧敬目前是司礼监掌印太监,而且还管理东厂。朱厚熜想要任命张永、谷大用、韦霖、张锦几个人,杨廷和他们的反应非常坚决。他们可以忍受萧敬,但绝对不能允许谷大用他们翻身。当然司礼监是内廷衙门,怎么任命都不关朝臣的事情。朱厚熜可以完全忽视杨廷和他们的意见。不过现阶段朱厚熜还不想为了这样的事情和杨廷和他们翻脸,所以让萧敬署理东厂。

梁储是次辅。

是朝廷重臣,所以他们家的资料东厂是肯定要保管的。

“去吧。估计会有很多弹劾梁储的奏章,你把名字都记下来。然后挑几份重点弹劾折子,晚上给我拿过来。如果梁大人那边递上告老还乡的折子,也给我拿过来。”

“是。”

虽然因为朱厚熜勤政,所以司礼监权力大减。但朱厚熜毕竟只是一个人,每天那么多的奏章是不可能全都批复的。所以一般的事情,还是需要司礼监批复。

“高忠。”

“万岁爷。”

萧敬走了之后,朱厚熜叫了自己的近侍高忠。

“你去一趟镇抚司衙门,找朱宸。把锦衣卫那边保管的梁次滤资料给我拿过来。”

“遵旨。”

朱厚熜刚刚登基一个月时间,对于东厂和锦衣卫的信任都是有限的。

也不会完全相信其中一个机构。

还有萧敬,虽然此人很聪明,目前来看很忠心,但朱厚熜也不可能完全信任萧敬。相比起萧敬,朱厚熜更信任自己从安陆带到京城的锦衣卫指挥使朱宸。

所以朱厚熜还要看看锦衣卫那边的资料,把两个地方的资料综合起来看看。锦衣卫也好,东厂也好,像梁储此等朝廷大臣的资料肯定是有的,而且会有非常详细的资料。不同的机构,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评价,可以让朱厚熜更直观的理解。

“麦福。”

最新小说: 史上第一嚣张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西川欲晓1909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极品少爷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