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96章 大礼仪准备

第96章 大礼仪准备(2 / 4)

朝廷纷争。杨廷和他们在朱厚熜登基之前,要求朱厚熜以太子之礼入宫,已经是很明确的态度。他们怎么可能答应朱厚熜只继皇统,而不入继。

可是杨廷和他们不同意又如何?

面前这位可是皇帝,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眼前这个小皇帝,登基不过三个月时间,已经可以娴熟的处理政务,可以控制朝政。甚至在朝廷人事关系上,也已经是掌握了主动。

正因为小皇帝在朝廷当中的话语权迅速上升,把杨廷和这些内阁大佬都压制住。所以很多人都说,小皇帝是天生天子,聪慧天降。

他既然这么想,就算杨廷和他们反对又能如何。

而且小皇帝才十四岁,而杨廷和他们是六十一岁。从年龄来说,小皇帝也是占优势。熬都能够熬死杨廷和这些正德朝的老臣。

严嵩眼睛开始发亮。

别看严嵩想的这么多,其实也就是一眨眼的事情。严嵩在一眨眼的时间当中,已经是九曲十八弯,把能想到的都想到了。想到了皇帝,想到了杨廷和,想到了内阁阁臣,同时想到了目前的大九卿小九卿,想到了目前的朝政。当然又想到了自己。

41岁,从25岁意气风发的中了进士,到现在已经41岁,严嵩都以为自己快要失去雄心壮志,失去了野心。但起复之后,成为翰林院侍读,成为皇帝经筵日讲的讲官,让严嵩的野心再次冒起来。

自己年纪很大吗?

不大。

四十岁的正六品翰林院侍读,只要得到皇帝的宠信,那么十年之内成为六部尚书都不成问题。因为这里是翰林院,是培养朝廷重臣的地方,是储相所在地,是升官最快的地方。

严嵩此时突然觉得心里砰砰的跳。

这是机会?

当然如果不顺利,那么说不定被杨廷和一脚踢出京城,又或者被千万读书人谩骂。但严嵩还是忍不住想,如果成功了,自己能够得到多少东西。如果皇帝支持,自己能走到什么地步。

严嵩不想参与如此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

但脑海当中有个人却一直在拉拽着自己,让严嵩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行动。严嵩开口道:“皇上,先帝若想宗祧来维持香火,则早在几年前就应该从藩王府选择一个人过继。同样先帝若想找人给孝宗皇帝过继,那么遗旨当中必然会写明。然先帝遗旨写到遵从‘皇明祖训’,只是让皇上嗣皇帝位,未曾写任何关于皇上入继的内容。可以看出先帝并没有此等想法。皇上登基,只是继皇统,非入继。”

“严卿,真的这么想?”

“臣句句实话,绝不敢用虚言蒙骗皇上。”

“严卿所言,甚合朕意。”

朱厚熜大喜。

果然这种事情,还是需要找严嵩这样的所谓“大奸臣”。他们才能够理解朱厚熜的想法。或者说就算他们不理解朱厚熜的想法,为了前程也愿意支持朱厚熜。朱厚熜是皇帝,绝对不能打无把握之仗。

若是贸然开启一些争端,最后没有成功,会严重打击皇帝的威望。

大礼仪之争,既然要发动,朱厚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

“然朕年幼,读书不多,很多道理讲不清楚。朕想严卿乃学富五车的大才子,定然读过很多书。可以给朕一个继皇统,非继嗣的原因。父王孝期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要过去了,严卿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臣定然不负皇上期待。”

之前倒是想的很多,但当决定之后,严嵩果断很多。

因为严嵩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如果刚刚自己装糊涂,那么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皇上也不会再找自己。但既然自己已经说出来了,那么就要走下去。

要不然自己这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

严嵩甚至已经明白了朱厚熜下一步要做什么。朱厚熜这是在等自己老爹兴献王的孝期,只要这个孝期一过,朝中肯定会因为这个事情纷扰。

“严卿,你去国子监。杨慎要去广东,你去兼任国子监司业。具体在国子监应该干什么,你去问问杨慎。杨慎没做完的事情,朕希望你能够漂亮的完成。完成好了,就去礼部。”

“臣遵旨。”

严嵩尽量的让自己冷静下来,但飘浮的双腿,还是出卖了他现在的心情。现在的严嵩不过是一个失意十几年,四十来岁还一事无成的小官。可不是日后老奸巨猾的“大奸臣”,因此还很难控制住自己的心情。

一次冒险。

成功了,自己就能够扶摇直上。如果失败了,自己将会身败名裂。这些年隐居在家里积累的一点名声就全都毁了。

“万岁爷,此事为何不跟袁大人商量。严嵩,一个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读,实在是没什么分量。”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

最新小说: 请公子出山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唐匠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汉末雄风 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 诱她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