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115章 第一次交锋3

第115章 第一次交锋3(2 / 4)

“啪——”

朱厚熜在上面直接就是拍桌子。

说的相当严重。

特别是朱厚熜说的那句“欺朕幼冲”,这是说内阁阁臣欺负朱厚熜年幼,是指责他们擅权。这在明朝是一个抄家灭族的大罪名。

一瞬间参加廷议的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皇上息怒。”

不管同不同意朱厚熜的说法,这个时候大家都是要做出姿态。

“都起吧。”

朱厚熜冷着脸说话。

等大家起来之后,朱厚熜道:“都说说吧。”

“孔子谓观过知仁,陛下如今纠结于此事,乃过于孝固耳。司马光有言,秦汉而下,入继大统,或尊崇其所生,皆取讥当时,贻笑后世。”

户部尚书负责清查太仓的林俊站出来。

告诉朱厚熜,入继大统,那就是继统继嗣,从来没有统嗣不一的情况。想要尊崇生身父母,都会被人讥笑。

“林尚书的意思是,要陛下接受以母拜子?”

兵科给事中史道直接就喷林俊。

史道和夏言,都是兵科给事中,都是六科出了名的疯子。两个人都是怼天怼地,没有他们不敢弹劾的人。史道也是一个才子,28岁的时候成为了解元,会试中了贡士,却没有等到殿试就父亲去世,所以只能是守孝。虽然他没有参加殿试,但三年后皇帝还是对他赐进士,选为庶吉士,后来进入六科当兵科给事中。

在谷大用等人最得用的时候,史道却弹劾他们专权乱政。江彬位高权重的时候,史道就敢弹劾江彬不轨。面对杨廷和也是丝毫不惧,该弹劾就弹劾。

脾气可不小。

就像是这一次,面对林俊这样的铁面御史,也是直接回击。

“此可商量,或免行礼。”

“林尚书此话可笑至极。朝廷礼仪、法度在林尚书这里是可以商量的吗?只要尊封兴献王为皇叔考兴国大王,那么兴王妃只能是尊封为皇叔母兴国大妃。朝廷礼制,兴王妃乃天子之臣,碰到皇上肯定要行天子之礼。岂可随意的免去,此乃践踏朝廷礼仪,践踏朝廷法度。然以母拜子,未曾有也。”

史道根本不在意对方是谁。

林俊,正德朝的铁面御史,现在的户部尚书,被史道挤兑的吹胡子瞪眼。因为史道就抓住一点,你想让以母拜子?不要说是皇家,就算是任何一个地方,以母拜子那都是天打雷劈的事情。

你怎么避免这个。

林俊说可商量,可以免行礼。就是说皇帝下圣旨,或者是张太后下懿旨,免去兴王府给天子施礼。这也算是权宜之计。但史道喷的就更厉害。

啥意思?

朝廷礼仪和朝廷法度是可以随便商量的?

那要朝廷礼仪和朝廷法度干什么。臣子就应该对天子行礼,这是大明朝的礼仪和法度,岂可随便免掉。

“维护皇家纲常,维护正统大义,此乃关系到万世基业。陛下,岂能为了小孝,而忘记大孝。”

工部右侍郎何孟春上前开口。

维护皇统的传承,这是杨廷和他们最看重的。而且这是涉及到儒家宗法制度,属于是儒家道统。一旦朱厚熜突破了这个,那么等于就是皇权治统彻底压住了儒家道统。

以前儒家还能用道统,其实就是儒家规矩和礼仪压制皇帝,或者说约束皇帝,不让皇帝靠着皇权肆意妄为。可是一旦被朱厚熜彻底打破儒家道统,那么以后儒家一套制度,就再也无法限制皇权,无法约束皇帝。皇帝以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

一个皇帝一旦没有约束的东西,肆意的使用手中的皇权,到时候怎么办?这是杨廷和他们相当忌惮的事情。

“陛下接先帝遗旨,继统不继嗣。既以遵照先帝遗旨继统,就无正统问题。若有人质疑皇统正统问题,那就是质疑先帝遗旨。至于考兴献王,又有何干系?”

礼科给事中熊浃站出来,反驳何孟春。

何孟春说的是,朱厚熜要维护皇统的传承。明孝宗这边的皇统才是正统,朱厚熜应该考明孝宗,这样皇统的传承才是合法的。

但熊浃直接表示,朱厚熜继统不继嗣。继统就是从明孝宗那里接过皇统,是先帝明武宗给的遗旨。既然皇帝是明武宗的遗旨接到的皇统,只要明武宗的遗旨没有问题,那么这就是合法的皇统,就是正统。如果有人质疑朱厚熜皇统的正当性,那么等于就是在质疑明武宗的遗旨合法性。

谁?在座的谁敢质疑明武宗的遗旨合法性?明武宗遗旨可是涉及到宫里的张太后,以及内阁的杨廷和、蒋冕、毛纪这些内阁阁臣,甚至包括正德朝的几个权阉。谁敢质疑明武宗遗旨的合法性?

而明武宗的遗旨没有问题,那么朱厚熜根据遗旨登基,皇统继承怎么会有问题?

皇统继承和继嗣又有何关系。

六科给事

最新小说: 西川欲晓1909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史上第一嚣张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极品少爷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