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151章 边贸

第151章 边贸(2 / 3)

易。

拉拢这里的游牧部落,一起围困、打击鞑靼右翼。

也需要一些独当一面的干将。

“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的李承勋,负责辽东、蓟州事务。佥都御史,巡抚甘肃陈九畴负责固原、甘肃事务。”

杨一清还算是懂得进退。

没有全都安排自己人。固原(陕西镇)、甘肃的事物,提名陈九畴。陈九畴是杨廷和嫡系大将彭泽一系的,和现在的大理寺卿李昆,一起被王琼打击过。

朱厚熜登基之后,王琼被削职为民,彭泽他们平反。彭泽担任左都御史,负责北直隶庄田清查。李昆担任大理寺卿,陈九畴担任甘肃巡抚。

“兵部是不是应该派遣一个人巡视九边重镇。”

“臣认为兵部左侍郎杨廷仪非常适合。”

杨一清立马推荐杨廷和的弟弟杨廷仪。

自从大礼仪之争开始,杨一清慢慢的摸到了朱厚熜的脉搏。朱厚熜目前需要杨廷和,并没有想要驱逐杨廷和的想法,所以把新政全权交给杨廷和负责处理。杨廷和总负责新政,下面负责具体事务的也都是杨廷和嫡系官员。可是同样朱厚熜一边放权给杨廷和,一边又在打压杨廷和。

拒绝乔宇入京,让林俊、何孟春、张九叙他们离开京城,都是这样的思路。

朝廷当中,杨廷和权力已经很大。加上现在把持新政,因此朱厚熜显然是不愿意杨廷和在朝廷的权力继续增加。所以当朱厚熜提出兵部应该派人巡视九边,杨一清立马推荐杨廷仪。

虽然有些人猜测,杨廷和和杨廷仪两兄弟关系不是很好。像大礼仪之争的时候,杨廷仪就没有和杨廷和站在一起。但他们毕竟是亲兄弟,依旧是属于共同体。

朱厚熜心中很高兴。

杨一清真的是人老成妖。

作为在史书当中青史留名的名臣,不仅仅能力出色,揣摩皇帝心思也非常厉害。朱厚熜想什么,杨一清完全摸清楚了。朱厚熜大礼仪之争打压杨廷和之后,又要安抚杨廷和,毕竟还需要杨廷和推行新政。为了安抚杨廷和,朱厚熜让出礼部的位置。但朱厚熜也不可能为了安抚杨廷和,让出吏部和兵部的位置。因为吏部、兵部位高权重。不过目前兵部左侍郎是杨廷仪,怎么想朱厚熜都是不舒服。

利用此次机会,把杨廷仪从兵部驱逐出去,也是一个好事情。杨廷仪离开兵部,朱厚熜就可以挑选一个自己器重的人来兵部。

“王尚书认为呢?”

朱厚熜问了王宪。

王宪立马道:“杨侍郎能力出众,适合巡边。”

杨廷仪在兵部,虽然一直很尊重王宪这个尚书,但王宪一直有疙瘩。因为杨廷仪是杨廷和的弟弟,这种血缘关系,家族关系是怎么都分割不开。王宪和杨廷和可是不和的,双方私底下的小动作是很多的。

因此王宪也是立马同意杨廷仪巡视九边。

巡视九边,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去一趟没有一年以上,是不可能巡视完成的。

“杨卿,你是怎么看的?”

“臣无异议。”

杨廷和没有对于九边重镇进行干涉。

还是那句话。

文臣领兵,看起来权力很大,毕竟是文贵武贱。甚至可以在前线处理那些不听话的武官,连比自己品级高的武官,都要听从领兵文官的命令。但也只是如此,文臣对于这些军队的控制是有限的,是比不上那些世袭武官的武官世家。

所以皇帝防备的,永远都不是那些派出去领兵的总督、巡抚。

虽然北边容易立下战功,文官也容易升官。但现在新政推行的如火如荼,杨廷和并不愿意为了边关的事情,和杨一清出现更多的矛盾。

“那内阁按照今天讨论的内容进行拟旨。”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

美公子没有追击,站在远处,略微平复着自己有些激荡的心情。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她的情绪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亢奋起来。

在没有真正面对大妖王级别的不死火凤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她的信心都是来自于之前唐三所给予。而伴随着战斗持续,当她真的开始压制对手,凭借着七彩天火液也是保护住了自己不受到凤凰真火的侵袭之后,她知道,自己真的可以。

这百年来,

最新小说: 穿越大秦,打造最强经济体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 汉末雄风 唐匠 诱她失控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请公子出山 救命啊,始皇帝能听到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