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328章 210 武举

第328章 210 武举(2 / 5)

子叫卢镗,今年二十一岁。他们家是世袭处州卫千户,从小就在处州卫长大的。”

“难怪对于浙江如此熟悉。”

处州卫就在后世浙江丽水市。

卢镗在这里长大,难怪对于浙江很熟悉。他写的文章当中,对于定海卫,也就是舟山群岛有非常详细的描述。认为舟山群岛战略位置很重要,朝廷水军一定要重视舟山群岛。

从各个方面描述舟山群岛对于浙江、福建一带的重要性。

写的很好。

“年轻有为。”

朱厚熜看着弓马娴熟的卢镗是啧啧赞叹。

原来他就是历史上和汤克宽齐名,号称仅次于戚继光和俞大猷的抗倭名将。历史上卢镗开始时候的抗倭表现就非常好,可惜他的上司,一位很出色的抗倭名臣朱纨被诬陷下狱处死。卢镗身为朱纨手下大将,当时大部分的战功都是在朱纨手底下完成的,因此也受到了朱纨的牵连,差一点就要死在监狱里面。要不是后来浙江倭寇形势依旧很严峻,卢镗也很难被放出来。不过也因为这个事情,在监狱里浪费了三年时间。等三年后从监狱里出来,重新回到战场之后,开始一直不顺利,老是打败仗。或者不是败仗,而是总放不开手脚。

因为这个时候再次发生了一个事情。

那就是负责闽浙军务的一代抗倭名臣张经,因为得罪了严嵩被处死。结果张经的案子,再一次牵连了一大批人,这里面就包括俞大猷、卢镗这些抗倭名将。

特别是俞大猷,差一点和上一次卢镗一样,无法走出监狱。

好在事情过去了,卢镗也慢慢的适应了战场,平复了心情。两年之后卢镗配合俞大猷和汤克宽大破倭寇,被誉为是打倭寇以来军功第一。

后来胡宗宪全权负责抗倭事宜,卢镗就跟着胡宗宪南征北战,在抗倭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卢镗最厉害的就是,他率领的部队,都是地方部队。开始的时候战斗力都一般,是卢镗一手训练他们,成为了精兵。可惜后来他跟着的上司胡宗宪死于狱中,卢镗身为胡宗宪手底下大将,再次受到了牵连。好在这个时候卢镗也是军功赫赫,因此没有跟朱纨那个时候那样差一点判死刑。而是免职,结束了他几十年的战争生涯。

一个真正的抗倭名将。

可惜没有完全发挥他的实力。卢镗只是当时抗倭名将的一个缩影,包括俞大猷、汤克宽等人,都未能够在战场上发挥自己全部的实力。因为朝廷政治风波,多少抗倭名臣不是死在战场上,而是死在了自己人手里。俞大猷、卢镗这些武将,对于这些朝廷纷争无能为力。反而每一次朝廷政治风波,都直接影响这些武将。

看着卢镗,朱厚熜心中不停地劝诫自己。

自己身为皇帝,一定不能让这些武将,受到朝廷政治风波的影响。让他们能够在这个时代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才华。

“他是这一届武艺最好的?”

武举会试,这一批学生的武艺已经是接受过兵部、军事参议司的考核。

现在只是在皇帝面前展示自己。

就像是说,这一批学生,已经是过了会试。现在是文举当中的殿试一样,是等着皇帝给他们排名。看卢镗的武艺,包括他射箭,朱厚熜都觉得,这应该是武艺最好的将军。

“卢镗的武艺最多也就是前十。”

“哦?”

朱厚熜很惊讶。

在朱厚熜看来,卢镗的武艺很好。

比自己在兴王府的那些侍卫,还有现在皇宫那些侍卫,武艺强多了。看看他在奔跑的马上不停地射箭,真的是“箭无虚发”。可是汪鋐竟然说,卢镗的武艺也就能够进入前十。

“谁的武艺最好?”

“来自泉州的世袭百户家里的俞大猷,今年二十三岁。俞大猷是臣至今见过武艺最为出众的,一手出神入化的剑法,几个人根本无法近身。而且兵法出众,对于古往今来的那些兵法战阵,能够倒背如流。更厉害的是,俞大猷不仅熟读兵书,而且还饱读诗书,真的是才华横溢。要是在军队学习,在战场上锻炼一段时间,未来不可限量。”

汪鋐是带兵打过仗的。

也见过很多军官。但像俞大猷这样自如运用兵法的,那么数量各种军队战阵的,而且武艺还如此高强的,却是第一次见到。当然俞大猷让汪鋐更满意的是,俞大猷不仅仅是懂军事,而且跟读书人一样,饱读诗书。在汪鋐看来,俞大猷的水平,甚至可以去参加科举考试。面对这样的年轻人,汪鋐真的很是爱才。所以在朱厚熜面前大力推荐俞大猷。

朱厚熜点头。

果然朝廷命令就是有用的。俞大猷历史上参加武举,那都是三十岁之后的事情。可是朝廷硬逼着这些世袭军职后人参加武举,这不俞大猷二十三岁就参加了武举。

还被汪鋐如此看好。

俞大猷可是和戚继光齐名的抗倭名将。甚至俞大猷在海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俞大猷用

最新小说: 史上第一嚣张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假太子监国,尤物帝后太撩人? 在下朱厚照,父皇非要我登基 绝嗣王爷得知自己有娃后,杀疯了 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 西川欲晓1909 极品少爷 穿越成武松,造反从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