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钦承华继续说道:“如果有部分岛民愿意留在地绕国,那就给他们登记长期居留证,给他们一个合法的、正规的身份。”

“同时,教导他们地绕语和地绕文字,讲述地绕的历史文化,不要求他们认同地绕的文化历史,但至少要有所了解。”

说完,钦承华谦和地询问在场的官员,“这样的安排,大家有补充吗?”

所有人都摇了摇头,表示没有任何需要补充的细节。

关于“南印岛国遗留岛民”的安置问题,便讨论到这里,接下来换成“大暴雨天灾应对方案”的议题。

此时,一位靠墙落座的工作人员站起来,左手抱着一叠纸质文件,按照座位顺序,从钦承华的左手边开始,每经过一名官员,就在他/她面前放下一份六页厚的文件。

围绕着椭圆形的会议桌子绕了一圈后,工作人员走到钦承华的右手边,把最后一份文件放到他的面前。

随后快步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打开笔记本,拿起钢笔,以手写的方式记录会议的一些重要的结论。

在场的官员们拿到文件后,安静地翻阅面前的纸质文件,上面的内容是水蓝星讲述到关于“大暴雨”的详细情况。

过了一会儿,钦承华见大家都翻阅了一遍文件,便开口说道:“昨天下午的时候,水蓝星再次现身,带来了‘大暴雨’的预警。”

说罢,他停顿了几秒,再继续说道:“那么,现在开始讨论应对‘大暴雨’的对策。”

一位官员率先提议:“我们之前不是购买了一批豪华游轮正在改造吗?把‘大暴雨’沿途经过的省份的群众,安排登船避灾挺合适的。”

另外一个官员提出了反对的意见,“时间不够,现在都已经是11月1号,距离11月19号的‘大暴雨’到来,只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暴雨覆盖的范围涉及了十几个省份的地界,至少8亿多群众受到影响,根本做不到一个星期撤离这么多人。”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全力协助沿海三省1亿多的群众和物资撤离,已经是目前转移效率的极限了。

即便是放弃所有物资、生产机器等,只转移8亿多群众,也做不到。这已经是将近半个地绕国人口的一半了。

官员们显然也考虑到相关的情况,一时间没有谁开口说话,而是沉默地思考着更好的解决办法。

此时,有一名官员说出自己的想法:“水蓝星说过,这场‘大暴雨’的移动速度比较慢,从入境到出境,会逗留28天的时间。”

“或许,我们可以打个时间差?比如现在可以撤离最先出现‘大暴雨’的省份的群众,然后抢在‘大暴雨’抵达第二个省份之前,把第二个省份的群众也撤离。”

在场的官员们都听明白这个建议的逻辑了,确实是打个“时间差”,跟“大暴雨”抢速度,这样便可以挽救到更多的群众。

正当大家思考这条提议的可行性时,有一名官员摇头,否决道:“我认为这条建议风险很大。”

她简洁明了地阐述道:“首先,跟‘大暴雨’抢时间的话,我们只来得及撤离群众,至于物资之类的东西就只能放弃了。”

“其次,目前并没有足够多的豪华游轮完成改造,可以一下子容纳到8亿多的群众,最终还是会面临到没有地方安置的问题。”

另外一名官员争辩道:“物资还是其次,主要是先把群众撤离,‘大暴雨’的降水量巅峰有5米那么高,这都快要淹没二楼的深度了。”

“若是地势低洼的省份,不仅二楼,连四、五楼淹没都有可能。我还是认为撤离的方案是最合适的。”

此时,又有一名官员参与讨论,“或许,我们可以撤离低楼层的群众?这样需要撤离的人数比较少,豪华游轮又有足够的位置安置他们。”

有官员追问道:“那没有撤离的群众怎么办?”

提议的官员回答道:“高楼层的群众可以闭门居家,我们提前通知他们储备足够的食物的物资,等到‘大暴雨’过去,水位降下来了,那就可以出门活动了。”

但有官员摇头道,“我认为这样的处置方法不太合适。患寡而患不均,群众之间可能会引发矛盾,有人即便是住在高楼层,不见得愿意留在家里等候暴雨过去。”

“再说了,谁敢保证一旦爆发‘洪涝灾害’的时候,高楼层的群众是安全的、性命无忧的呢?”

“洪涝灾害”对于钢筋水泥城市的影响,虽然比不上大地震和超级台风,但它也是不可小觑的自然灾害。

只要落差够大,动能够大,照样可以把楼房冲击得东歪西倒。若是遇到年份久远的“老破小”公寓房,那简直不堪一击。 <

最新小说: 六零年代的咸鱼后娘 万物继承人 助理攻略,禁欲上司偏要宠我 流失的光 再一次想见你 鸤鸠 网游降临:我能锻造神器 闪婚大佬后,豪门父母找上门 直播:婴儿开局,我终将肝成神豪! 天庭红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