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在铺设遮挡板之前,当地政府先是派人把各个乡镇上的人接到城市的安置点,这些人多半都是务农的老年人。

他们打包好贵重物品,带了几件衣服,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坐上大巴车,离开居住了几十年的屋子,抵达临时安置点。

安置点利用挡板进行了分区,当地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分区,志愿者则是以性别分区,男性在左边分区,中间是家庭分区,右边是女性分区。

分区里面安置了简易床,上面铺了浅蓝色的床单,还配备了崭新的被子,全都是民间企业捐赠的物资。

除了床铺之外,安置点还准备了食堂和一整排的单间洗浴室,极大地解决了居民跟志愿者的吃住问题。

这些都是参照了西森省人民迁移到大戈壁滩时,总结出来的经验。

转移群众的工作顺利完成后,当地政府就立马组织人手,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图,开始铺设遮挡板。

遮挡板不是到处铺设,而是有特定的路线,选取的地方都是地势比较高。

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安置了遮挡板后,雨水就不会四散游走,顺着遮挡板路线游动,更快地把高处的水流引导到指定的低洼地区。

当然,雨水不会自动地落入遮挡板围起来的区域,这就需要人手把落在遮挡板外面的雨水转移到遮挡板里面。

有抽水机就上抽水机,有塑料布就用塑料布把房子屋檐衔接起来,把雨水引导到遮挡板区域。

总而言之,就是竭尽所能地把雨水疏导到遮挡板,降低水位。

对于地绕国的“禹众治水”行动,各国媒体都认为是低智之举,他们使尽地堆砌各种侮辱性词语来嘲讽地绕国。

连同“扶海省储水池”项目也被他们吐槽,觉得是多此一举。

从古至今,凡是有记载以来,洪水都是人力不可战胜的灾难!至于洪水退去,那属于自然现象,根本不需要什么疏导,也不需要搞什么储水池项目。

只要雨停了,洪水的水位就自然会下降,之后洪水就会往低洼地区,或者是顺着大江大河流走,最终融入大海,化为平静。

任凭国外的媒体和网友们花式嘲讽,国内大部分人民还是很支持这项行动,很多参与在其中的人,都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就在洛春省南边城市忙碌地建造遮挡板时,位于大平洋上空形成的大暴雨云团,已经开始逼近拜鬼国了。

如今的拜鬼国民众,凡是有钱有权的家族,早早就收拾好行李箱,带着一家子飞往其他国家躲避灾害了。

普通点的中产阶级分成两种,一种是通过旅游签证的办法,跟旅行团出国,一种是开车前往拜鬼国北部海岛,那边不在大暴雨范围内。

剩下那些贫穷的、只能居住在24小时网吧的、流浪街头的人群,有门道的话,倒是可以找到高层的楼房临时居住。

没有门道的,只能带着仅有的家当,往附近的公园、体育馆、学校等地方逗留。

因为拜鬼国官方说了,让民众进行自救式的救援方法,所以收留民众的地方,是没有干净的床铺准备,也没有香喷喷、热腾腾的可口饭菜。

避灾的民众需要自备睡袋和食物以及饮用水,至于洗手间,那得看场所里面有没有设置公共卫生间了。

其中,有一位拜鬼国网友既没钱出国,也没钱去北方海岛避灾,只能带着睡袋跟几件衣服,一袋子食物和饮用水来到城市最大的体育馆避灾。

他一路上拍摄了不少安静排队,等候进入体育馆避灾的群众,后来就把视频上传到国外最知名的油管平台。

国内有些成分不明的网友们,就把排队避灾群众的画面截图出来,配上三四百字的小作文,使劲儿地吹捧,说拜鬼国民众素质高。

即便是天灾当前,都不会出现胡乱哄抢的现状,还说这才是真正的应对策略。话里话外就是贬低地绕国人的素质低,制定的方案不对。

这些言论自然遭到许多国内网友的抨击,拿出洛春省南边地区的当地政府在安置点里,既安排了床铺住宿,还安排食堂跟洗浴室的证据打脸他们。

对比拜鬼国那要啥没啥的安置点,完全就没有可比性。

这群成分不明的网友辩驳不了就开始东拉西扯了,一边说国内安置点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一边又说三天避灾时间,不需要搞得那么麻烦等等。

总而言之,他们就是不肯认输,固执地认为拜鬼国政府就是做得比国内要好。

就在两边吵得不可开交时,大暴雨的云团开始登陆拜鬼国的领土了。

浓郁如墨般的云团,以不可阻挡之势地缓慢推进。原本还是艳阳高照的晴空,在乌云的遮

最新小说: 携子逼婚你不娶,相亲另嫁你急什么 苏小姐马甲被爆,全京城都跪了! 都如你们所愿了,你们哭什么? 穿越七零后,我被糙汉老公宠上天 徒儿已无敌,带着六封婚书下山吧! 校花别追了,我只爱我的高冷女神 小可怜被赶出门后,成了豪门少奶奶 都重生了,老娘嚣张一点怎么了 藏起孕单,陆总离婚请签字 重生成反派富二代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