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靖江王秘史(1 / 2)

“啧啧……朱任侠这次玩的挺溜啊,长出息了。”

朱长安端着一杯奶茶,坐在箱子前面看的津津有味。

自从朱任侠进入桂林之后,朱长安就一直守在造景箱前,几乎将所有的事情尽收眼底。

虽然没能亲眼目睹朱任侠在床上的风采,但朱长安却知道他们夫妻昨天晚上已经水乳交融,共赴巫山。

这让朱长安有些心痒难耐,便趁着箱子里万籁俱寂的时候,打电话把杨楠叫来练习了一番技术,然后才继续回来看戏。

在朱长安的手里有一本刚从网上购买的书籍——《大明靖江王府家史》。

为了更好地保护朱任侠,所以朱长安必须深入了解靖江王府的历史,争取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经过一天的研究,朱长安基本上已经对现在的靖江王府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在大明王朝的近百支藩王宗室之中,只有这一支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

他们供奉的祖先是南昌王朱兴隆,也就是朱元璋一母同胞的大哥朱重五。

地球人都知道,朱元璋幼年的时候家里穷的叮当响,二哥、三哥还没娶媳妇就都饿死了。

元至正四年,也就是公元1344年,江淮地区爆发旱灾和蝗灾,百姓食不果腹,朱长安的父亲朱五四,母亲陈氏,以及大哥朱重五全部饿死在这场大饥荒中。

这一年,朱元璋十七岁,此时正在龙兴寺当和尚。

得知父母与大哥饿死的消息后,朱元璋悲伤不已,同时在心中暗自立誓,一定要“驱除鞑虏,恢复汉室”,拯救天下万民。

后来,朱元璋投奔红巾军,并逐渐成为起义军的领袖,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军队。

就在这时,朱重五的遗孀王氏,也就是朱元璋的大嫂,带着年方十五的朱文正前来投奔朱元璋。

缺少亲人的朱元璋对朱文正视若己出,宠爱有加,任命他为大都督,节制三军,地位仅在自己之下。

朱文正也知恩图报,作战骁勇,屡立战功,让朱元璋多次夸赞。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朱文正后来在洪都攻防战中立下大功,却没有获得任何封赏,这让他满腹牢骚,口吐怨言。

恰好,朱文正的岳父谢再兴私通张士诚,阴谋献出洪都(南昌)投降,而朱文正也牵涉其中。

关键时刻,朱元璋带着徐达亲自赶往洪都稳住局势,并斩杀了谢再兴,将朱文正收押带回了金陵。

被亲侄子出卖,气得朱元璋心口窝疼。

但念在大哥朱重五的恩情上,还有妻子马秀英的求情,朱元璋放了朱文正一马,下令将他囚禁在老家凤阳。

让他整天面对着祖坟检讨自己的过错,谁知道朱文正忧郁成疾,整天酗酒,在二十九岁的大好年华便一命呜呼。

后来,朱元璋翦灭群雄,登基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他给自己的父亲朱五四改名朱世珍,追封为明仁祖。

大哥朱重五更名朱兴隆,追封为南昌王,其他的二哥、三哥也都追封为王。

不同的是,朱二哥、朱三哥没成家就死了,而朱兴隆还有个孙子叫做朱守谦,也就是朱文正的儿子。

朱元璋念着大哥的恩情,册封朱守谦为靖江王,封地桂林。

谁知道这个朱守谦也不是个省油灯,到了桂林后欺男霸女、横征暴敛、滥杀无辜、无恶不作,引得民怨沸腾,地方官员的弹劾信雪片一般飞到了朱八八的御案上。

朱元璋被气得暴跳如雷,一道圣旨把朱守谦召到南京,贬为废人,让他去老家凤阳看守祖坟。

过了几年,朱元璋感觉对不起大哥,又让朱守谦去云南坐镇,谁知他到了地方后依旧我行我素,毫无悔改之心,妹子照抢人照杀。

朱元璋再也忍无可忍,直接派锦衣卫赶到云南,将朱守谦缉拿归京,囚禁在天牢。

进了天牢后,朱守谦仍然毫无忏悔之意,和他爹一样酗酒成性,最后在三十一岁的年纪嗝了屁。

朱守谦死后,朱元璋让他的儿子朱赞仪继承爵位,从那以后历代靖江王就都老实了下来。

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现在的靖江王已经历经十一任藩王,反而成了大明王朝各藩中时间最久,宗室人数最多的一支。

“这靖江王府的历史还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朱长安起身把奶茶杯丢进垃圾桶,点燃一根烟,继续坐在箱子前看戏,同时膝盖上顶着这本《靖江王府家史》浏览。

第八任靖江王朱邦苎,于二十五年前因病辞世。

朱邦苎死后,长子朱任昌继位,但仅仅做了八年的王爷,便驾鹤西去。

然后,年仅十一岁的世子朱履焘成为第十任靖江王。

可能是年少得志,无人监管,朱履焘成人后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年仅十八岁就蹬了腿。

朱履焘死的太早,没有儿子

最新小说: 我在阴间小区送外卖 为助师兄成神,我根本躺不平 和离后,我二嫁九皇子气哭前夫 兽医:从失业走上人生巅峰 娱乐:一首上了年纪的男人都哭了 我靠抽卡在废土世界囤货带崽 贵女重生,二嫁权臣后杀疯了 末世:异人类 杀手弃妃,战神王爷求庇护 女配修仙,仇人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