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武侠修真 > 刑警日志 > 第427章 语言应激反应

第427章 语言应激反应(1 / 2)

会议桌周围,重案组成员围坐成一排,脸上的神色都比较轻松,大家有说有笑。

对于警察破案来讲,有的时候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上一秒大家还跟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找不到线索,理不清头绪,感觉破案遥遥无期。

但是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来一个电话,告诉你说嫌疑人抓到了。

王家河抛尸案就给了众人这么一种感觉。

虽然在大面积的排查嫌疑人之前,重案组已经根据嫌疑人的行为特征,被害人的背景工作特征,凶手作案时间跨度等等信息,大概锁定了嫌疑人,很有可能居住在北方大街,并曾经有过在南山路居住的经历这么一条线索。

即便如此,居住在北方大街的常住人口就有3万多人。

流动人口大概有4万多人,加起来就是七八万的人口需要去排查,这项工作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十天半个月都很有可能。

而且在座的各位其实都知道,这种大范围的排查大概率……不会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大范围的排查一定会打草惊蛇,导致嫌疑人可能有所准备,应对排查的时候就有可能不会露出什么蛛丝马迹。

另一个方面就是排查的民警本身在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工作,没有什么收获之后会不自觉的放松警惕。

也就是说从以往的办案经验来看,如果一开始这种大范围的走访调查摸排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随着时间越长,有进展的可能性就越小。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排查工作刚刚开始不到半个小时,就传来了好消息。

“听说是人民路派出所的快退休的一个老警察,带着一个辅警抓的人?”

重案组的人到达现场的时候,只剩犯罪嫌疑人,因为张二河受伤,孙建国带着他去了医院。

所以重案组的人并没有见到张二河和孙建国两个人,只有当时人民路派出所所长陈江在现场。

“我在天州这边有熟人刚也打听了一下,这俩人还挺有意思,这个老民警叫孙建国,还有一个多月就退休了,那个辅警是他邻居的孩子,叫张二河。”

宋明光给大家讲他打听到的当时都情况。

“两个人和这个犯罪嫌疑人宋铁军也都认识,张二河和宋铁军是发小,孙建国是看着宋铁军和张二河两个人长大的。”

“排查的时候两个人开始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聊天的时候突然就想起宋铁军当年入赘去过南山路居住过一段时间,8年前他父亲去世之后,他离了婚也就回了老街。”

“孙建国发现有疑问之后,并没有急着动手,而是想出来汇报,然后再看看是不是抓人,结果没想到两个人刚要出门,宋铁军就起了杀心拿着菜刀,从后边就劈砍两个人。”

“张二河以前练过散打,身手比较好,虽然被砍中了左肩,但是没有立马失去战斗力。”

“那这个辅警这次最少一个二等功啊,肯定能转正。”

“我听说本来今年这个辅警就已经报了转正名额,但是还没定,现在有了这个案子那板上钉钉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他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占用名额。”

大家都是各地方市局来的,对于辅警转正这种事情都非常清楚。

从哪方面说张二河这一刀都挨得值,但是话有说回来,这一刀砍在了张二河的肩上,如果砍到脖子上破了大动脉,那有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就像去年天州市的那个辅警跳河救人一样,明明自己水性不好,明明自己当时没有穿警服,明明知道自己跳下去也有可能被淹死,但还是义无反顾的跳下去了。

有的时候,像英雄一样站出来还是像懦夫一样藏起来,就在那一念之间。

“行了,大家先说说案子吧。”

虽然刚刚的审讯不太顺利,但就像宋明光说的人被抓起来了,后边都是水磨功夫以。

李东林坐在首位,心情放松。

“我觉得犯罪嫌疑人宋铁军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语言性应激反应,听到‘麻麻批’这个话就刺激了他的杀人欲望。”

“我同意老王的判断,这种语言性应激反应并不少见,但是对方是如何形成这种语言性应激反应的,我想是不是从他离婚的前妻那边查一查?”

李东林点点头,刚刚让王松中止审讯,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要调查清楚犯罪嫌疑人宋铁军为什么会有这种语言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语言性应激反应和习惯养成有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只有当人受到精神上的强烈压迫或者刺激,某种特定语言才会可能成为应激性反应条件。

就当训练宠物狗一样,狗是不可能听懂人的话的,但是当它的主人叫狗的名字的时候,比如“大黄”,宠物狗就会有反应,知道主人的叫它,原因就是宠物狗对“大黄”这两个的发音字产生了应激反应。

最新小说: 学妹不哭,你是女帝养我啊 让你开动物园,怎么全是鬼畜明星 诸天轮回转生 帝尊归来,我变得污了吗 都市龙血战神 替嫁后,真千金躺平任宠了 月海的月亮湾 让你下山成婚,你直接洞房? 规则怪谈:大佬别杀了,诡异不够用了啊! 雪山之巅,我与你肩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