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武侠修真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

第813章 宫闱有乱怨何人?(1 / 7)

第813章宫闱有乱怨何人?

尚书省的官邸在宫外的一座僻静处,概因这不是一个对外面见百姓的衙门。

全副武装的士卒们守在门前,还有两座大石狮子,威严耸立。

在大门上则是金刚之相,皇帝好佛,于是在所有官府的朱门上,都有狰狞的怒目金刚镇守。

洛显之平静地坐在上首,堂中人不少,却很是安静,各司的主管按照次序的向洛显之汇报近日事务。

按照常理来说,作为尚书令是不听这些司属工作的,因为尚书省的二十四司,级别太低,他只需要听尚书左右仆射的意见,最多再听六部尚书的汇报即可。

但洛显之认为,朝廷有三公九卿,有尚书、中书二省,尚且要召开大朝会,那尚书省同样应当如此,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倾听司属的意见,有利于掌控尚书省。

他在上面听着下面的司属汇报,殊不知他的每一个举动都能够引起整个尚书省的惊恐,他皱皱眉,就会让人心惊胆战,他点点头则能够让人喜笑颜开。

在刚刚过去的士族造假案中,死在案中的人不算是多,洛氏从来都不是那种大肆株连的路子,当然不是因为不敢杀,主要是为了防止自己成为别人手中的刀,成为别人清除政敌的工具人。

而且恰恰是这种在暴怒中还能够精准克制,才更加让人心生另外一种忌惮,那就是不好操纵,不能控制情绪的人,终将为人所用。

洛显之即便是不多杀,却依旧让众人感觉到胆寒,因为他虽然没有杀死那些人,但氏族志上被黜落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惩罚和杀了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尤其是洛氏最经典的流放,不仅仅流放主家,所有给主家做事的全部一起流放。

整个天下都知道洛氏最喜欢流放人,在这次的事件后,又有大批人被洛氏流放到了琼州,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开拓,以前是贵族,现在是士族。

而且直到现在,氏族志的授官之路,还被他堵着,这说明什么?

说明士族造假案还没有结束,他还挥舞着手中的刀,虎视眈眈的望着每一个人。

这如何让人不感到胆寒呢?

洛显之自己却没有什么感觉,他只是按部就班的处理着政务,身为尚书令,他有提拔官吏的权力,五品以下的官员,他都能一言而决。

这给他提供了很多便利,来建立一个听从他命令的基层官吏体系,为后续的继续改革做准备。

吏部尚书上前开始汇报这一期的官吏择选,其中大部分听籍贯和姓氏,洛显之就知道是出身某些低级别的士族,但是他没有说话,识字的大多数都是士族子弟,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是个耗费金钱的事情,这不是推广书籍就能够改变的。

洛显之正要说,将这些士族都集中起来,进行一次基础的考评,不合格的全部筛下去。

没想到却见到自己的管家匆匆走进,左右一看,而后在他耳边低声说道:“家主,北边有消息传来。”

北边?

燕、汉、魏,皆在梁国之北。

洛显之沉声道:“诸位且先退下,本公有要事相商。”

……

当今天下中原四国,西域一国,共有五国,其中西域赵国建国时间最短,是在征讨胡人后才建立,其次便是梁国,是在诸侯共发洛水之誓前所建立,再次是燕国,建立时间最久的便是魏国和汉国,诸帝时代便是由魏汉二国开启。

魏国已经经历了五代君王,汉国因为刘禅活得长,比魏国少,但也有足足三代君王,建国时间到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各种弊病都已经开始丛生,必须要开始一轮改革才行。

魏国中,这种问题尤其是严重,这个国家从建立开始,就基本上没有在政治力量上,保持过平衡,不是宗室过于强大,就是士族过于强大。

士族的代言人司马懿死后,魏国的士族遭遇了重大打击,失去了曹魏皇族的信任,几乎在任何关键的位置上,都见不到士族的影子。

或者不应当称之为士族,应当是外姓人,都不被信任。

实际上在曹操时代,曹魏就从不信任外姓武将,只要是外姓武将,战功再多也不可能成为方面军统帅,不可能统帅超过一万人的军队。

后来既是因为曹魏宗族的人才理所应当的凋零,又是要保持朝堂平衡,于是开始给士族加大权力。

真正给曹魏致命打击的实际上是燕国和汉国的存在。

为了应对这两个强大的国家,魏国不得不重用司马懿这些士族,而且不得不让士族不断立下战功,然后得以升迁,最后发生了那件事情。

现在魏国决不允许自己再在同样的问题上摔到两次。

但这就引发了另外一个问题,当初之所以不用宗族武将,就是因为在初代的宗族武将去世后,曹魏已经没有可堪大用的宗族武将,就连曹爽这种人都能够身居高位,可想而

最新小说: 豪门小可怜?不,是你祖宗 乡村小神农 快穿:怎么办,男主又又又吃醋了? 别惹宋小姐!她是霍总心尖宠 流放后,炮灰拐了星主大佬当男友 道娃带狗,一卦999 古穿今:打印小妹邂逅女将军 我醉欲眠,校草太撩了 陆总别玩强制爱了,小姐已嫁人 天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