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想要租大房子,那确实有大用。
在京城还要待几年,什么都不干的坐吃山空那是不可能。
所谓乱世黄金,盛世古董。
他上辈子就喜欢搞收藏,还经常参加拍卖会重金求购一些老物件。
现在到了京城,还是七八年,以前的那些老玩意都还属于四废阶段。
他实在想不到,在商业跟个体户都还没放开的时候。
还有什么东西比他在这阶段收购古玩,更具升值空间和价值的。
他自己本身也不具备什么专业的鉴宝能力,要是放在00年以后。
假货满天飞的时代,他肯定很容易因为打眼而导致大额亏损。
七八年玩古董,压根不需要眼光,随便收都行。
就算打眼了,那也是以前各朝各代的假货。
绝对不可能是最近几十年的。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把青铜器当尿壶的年代。
他现在收古董那也不叫收古董,而叫收废品。
只要他把东西收回来,不再卖出去,那就不叫投机倒把。
这些事他没办法现在跟小姨子说,就跟考题不能透露给她是一样一样的。
不过他们就读的师范在海淀。
要是以后世的眼光看,那是属于京城四环。
像那种好一点的四合院,一般都是在二环内。
现在的海淀,那就是个城乡结合部,一眼望过去,还都是种菜种田的农民。
他想找那种超大的四合院,在海淀压根不可能。
那边大杂院倒是不少。
六人在全聚德这边吃完后,一出门苏小妹又问他:“姐夫,我们是不是要回去了。”
“肯定不是啊。”
陈平摇摇头:“还要在这边找房子。”
“你不住学校附近?”苏小妹表示有些诧异。
陈平颔首,那边现在都属于乡下。
京城那些老贵族,八旗子弟,谁不是住二环内。
他想收古玩,那肯定只能住这边。
前门大街属于正阳门,把房子租到这里倒是挺合适的。
苏小妹她们都搞不懂他想法,看着时间还早,干脆一起就在附近找。
房子倒是不少,要么小,要么就是合租那种。
像独立的大四合院,真正多的时候还是在八十年代未和九十年代。
这些房主一门心思的想着去国外,刷个几十年盘子再一回来。
炫耀完国外收入才发现,以前卖掉的那些老院子,努力几十年现在是一个首付都付不起。
这种故事在八九十年代的老京城比比皆是。
在正阳门这边找了两个来小时,才总算是见到了一套呈目字形三进三出的老四合院。
空间是够大了,里面还住着一家七八口。
听附近人说,这就是以前的老贵族,都是那种肩不能挑,手不能担的。
干活都不勤快,这就导致一家子生活得特别困难。
前些年私人房屋压根不允许出租,还是这两年才落实的私房政策。
这一家子实在没法了,才把赚钱的法子打到这房子上。
按附近人说法,他们那个报价干脆就是异想天开。
陈平过去看了一圈后,表示非常满意。
“你们这租金怎么算?”
“一年九百块!”房主赵大爷报了个天价。
不是说这租金高,而是他按年收。
现在这年头能一次性拿九百出来的,那绝对极少了。
“行。”
陈平没有还价,而是另外问道:
“我想问问,你屋子里的这些瓶瓶罐罐怎么说?”
“那都是祖宗玩意。”
赵大爷六十多岁,头发半白,留了个齐脖长发。
这也是他最后的倔强了,主要就是用来显示他以前的贵族身份。
“祖宗不祖宗的,谁不知道这些东西都属于四废啊。”
陈平皱眉:“我是看它们摆在屋子里好看才想着留下来的。”
赵大爷难得的没有反驳,主要还是他这话没错啊。
世道变了,这些老祖宗的玩意确实都不值钱了。
他这屋子里可是有不少。
“留下来也行,不过你得出个价。”
“出价?”
陈平不悦了:“我租你房子,你还要我出价把这些东西买下来,没这道理吧!”
苏琪觉得自家男人又在玩诡计了,人家之前明明就是说留下来出价。
可没说是要卖给他,他这一说,貌似就成了人家只要答应留下来。
屋子里那些瓶瓶罐罐就全是他的了。
赵大爷也不傻,毕竟也是胡同里的老顽主了。
“租房是租房,屋子的这些东西,可不能混为一谈。”
“你这房子这么大,要是没了这些瓶瓶罐罐,我租下来,岂不是还要自己去买。”
陈平半点不提老物件:
“就算我要去买,有没有钱是一回事,票又是一回事,我不想这么麻烦,你还是报个价吧!”
赵大爷算是发现了,这家伙绝对就是一个乡下土鳖,对老物件的概念竟然只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