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琪去厨房炒了五六道大菜,庆祝一下她男人三年的古董事业圆满成功。
不管后面那几件镇馆之宝能不能拿到。
这三年也是一种巨大的收获。
忙活几年,古董这边不再发力后,大姐陈瑶又有些迷茫了。
“小平,你说咱接下来该干啥?”
一家五口,夫妻两人再加两个小姨子,围炉而坐倒是挺暖和。
“当然是做生意啊。”
陈平夹了块辣椒后,道:
“这个月四号上面就发布了个体户经营的政策,现在已经允许小商小贩和小饭馆了。”
“真是不敢想,以前这些可都是资本行为。”
陈瑶的眼神略显飘忽,好像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都会慢慢变的。”
三年收古董,那是为了存够家底,现在开始对陈平来说。
那就是必须要用一年赚到十年钱。
八零年开始,虽然允许小商小贩,但社会的改革还在经历巨大的思想束缚。
最简单的,在经商行为上,不允许个人超过六个雇工。
一旦超过,那就可以喜提牢房蹲了。
这意味着整个八十年代,还压根不允许出现大的个体户。
特区那边倒是好一些,脚步走得稍快。
其它地方却是不行。
尤其是这十年,很多东西还会经过一些反复。
就是现在允许的小商小贩,都还是会被波及。
这个过程直到九二年南巡并发表讲话才彻底结束。
这些事陈平太清楚了,92年以前,他都不会考虑经商。
上辈子他虽然有钱,但在权力面前仍是处处折腰。
这辈子他给自己十年时间,要是十年能冲到正厅。
那或许这辈子就当官了,要是不能,92年再考虑。
不过在此之前,他却想用一年时间,赚到十年消费。
毕竟一旦进了单位,就再不能搞这些个人经济行为。
而且单位收入又不高,他不可能靠那些死工资过活的。
“咱明天先把那些手表卖了。”
上个月趁着放假,他就去广城进了八百只手表回来。
为了拿到这些手表,他都在人家厂门口蹲了差不多一个星期。
最后想尽办法搞到一张批条,才把这些计划内的产品给弄出来。
“平哥,这么多表你打算咋卖啊?”
苏琪眨巴着美丽的眸子问。
“光靠我们自己,那得卖到什么时候,你就放心吧,明天我就带着手表去师大转一圈,大把人帮我们卖。”
陈平说完,陈瑶却有些担心:“那不是走资本路线?”
“我说大姐,你啥时候也学会上纲上线了。”
陈平摇摇头道:“放心吧,违法的事我可半点都不会干。”
不干违法事的陈平,第二天拿着几十只手表到宿舍后。
张德良还咋舌不已:“我说老幺啊,你这又从哪搞来的。”
“当然是广州啊。”
陈平把它们放到床上后道:
“怎么样,有个赚钱的好事要不要一起干啊?”
“你又有赚钱的好事,不会是说这些手表吧。”张德良道。
“还真被你猜对了。”
陈平认真道:“你们也知道,市场上面像这样的手表那最低都要五六十,咱们这个便宜,卖三十,卖一块出去,你们自己就得十块。”
张德良眼睛一亮,这两年他靠着修收音机小日子也属实过得不错。
大钱没有,小钱还是有一些。
“老幺,我发现你真他娘是个天才啊,上面刚刚说允许小商小贩,你就把手表都搞过来了,咋整的啊?”
其它两个宿友也凑过来你一句我一句的。
一下子好不热闹。
张德良笑着说:“老幺能成咱们全校最有钱的,你们以为是运气啊,小平,你这个我们要不要自己拿钱出来啊。”
明显很心动,卖一只就能赚十块,那一个月下来卖个七八只,岂不是比啥都强。
“不需要。”
陈平说:“这个老板比较有钱,他也相信咱师大的人,所以等你们卖了再给成本就行。”
“哎呀,这个好。”
一听自己不需要任何成本,还毫无风险,卖完一只交二十。
剩下十块就是自己的,这简直就太好了。
陈平嘴角都笑歪,这年头的人淳朴啊。
上面是说不可以请超过六个雇工,那他不请就是。
这些人全是自己当老板,他一个都没请。
一人准备一个小箱子,二十块表,提出去卖就行。
七八十年代无假货,那些想买的人压根不用考虑质量问题。
陈平把宿舍三个室友搞定后,又去教室拉人头。
卖一只就是半个月工资,还不需要投任何钱,这太诱人了。
全班几乎就没有不愿意的,一个人卖,想要卖掉八百只肯定难。
要是几十个人一起卖,那就完全不同了。
他还负责教方法,专门到那些人多的百货公司门口。
现在國家已经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