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号的京城,老天变了脸。
院外下起了瓢泼大雨,天空阴沉沉的。
大雨噼里啪啦的落在院内,倒是平添一些忧郁气息。
每天都早起的彭英,在厨房内生了大火把锅里的水煮沸后,又下了一些挂面。
一家子早餐就吃简单的鸡蛋面,再配了大碗辣椒炒肉,谁喜欢谁就自己夹。
陈平麻溜两口吃完后,又抱着陈贝贝喂新鲜奶。
小家伙眼睛睁得大大的,想起来又还想眯一会的样子倒是可爱极了。
等三姐妹都吃完,陈平才跟彭英告别一声。
打了几把大花伞,去开外面的红旗车。
这天冷再下点雨那就更冷了,红旗车启动后,前面的雨刮器左右摇摆。
大雨倾盆的马路上,还有老人家戴着斗笠穿着蓑衣蹬三轮。
看那模样,好像在捡什么东西。
陈平从他身边经过的时候,还刻意放慢了一下速度,可不要把水溅到人家身上了。
“平哥,你真的不打算分配工作?”
苏琪自己的工作定下来了,苏静没有和她一个学校,不过同样是进的京城十大中学的十一中学。
两姐妹对这分配自是很满意的。
“我就不分配了!”
陈平道:“我去西单那边整个柜台,往后就做点小生意。”
马上要毕业了,他也得跟大姐她们一样,把自己赚的钱通过柜台洗白。
肯定再不能让别人查出什么纰漏。
送三姐妹到学校后,他就开车去找陈瑶。
这大姐在那边开柜台都一年多了,收入多的不说,一年小十万轻轻松松。
她们所有的货,都是他从特区搞出来的。
八十年代的特点,但凡能从经济特区把物品搞出来,卖啥都赚。
陈平这也是在广州打下不少人脉才能拿到。
说白了就是红包给的多,一条线上的利益均沾。
这才能顺顺利利的搞到一些新奇物资。
陈瑶的柜台在一家大百货中心,位置还挺好,就在一楼的显眼处。
三个玻璃柜,手表收音机肥皂都有。
他抱着陈贝贝过去后,小家伙还在咬手指。
“大姐,就你一个人啊?”
“你姐夫陪他那几个兄弟找工作。”
陈瑶见到他后,招呼着他往里坐。
陈平问:“都来这么久了,工作还没搞定?”
“哪能啊!”
说起这个,陈瑶还一肚子气:
“现在日子好了,他那两个兄弟都不想再干苦活累活,身子娇贵着了。”
陈瑶也是挺无语的,这两个小叔子工厂都不愿意进了。
一来就想跟她们一样,恨不得马上就发大财。
那两个弟媳也是,不但不劝,竟然还拉着萧母过来说情。
要知道这一大家子这么多事,她当初就不该同意的。
“呵呵!”陈平笑了,这才是人间真实啊。
亲戚之间帮是应该的,不帮那就六月寒。
“大姐夫自己咋说?”
“他能说啥,闷葫芦一个,那还不是他妈说啥就是啥。”
陈瑶气道:“前两天我说给他们找个大工厂,那俩媳妇马上变脸,晚上就拉着丈母娘给我脸子看。”
“两个大男人天天躺在家,啥也不干就想着我能给他们安排个好活干。”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陈平想想,这一家子过来房子啥的都是他姐安排的。
这还不满足,无非就是攀比之心作祟罢了,他能帮三个亲姐,却不能帮那些七大姑八大姨。
主要还是这年头家家都能生,一扯起来,亲戚简直不要太多。
再说,上辈子他落魄的时候,那些亲戚过年都是绕着他家走。
这可把彭英气的。
陈瑶也是抱怨两句罢了,下午六点结业下班,她就骑着自行车回家。
家里的小汽车让萧平安开了,两个小叔子天天要坐车,说是比较洋气。
她这一个人也就踩单车上下班了。
她自己家没有亲弟那边的大,不过也有五六百平。
一家两口再加几个小孩住着,倒是宽敞的很。
“哎哟,大嫂回家了!”
陈瑶把单车推进去后,迎面就看到二弟媳何丽,二十五的年纪一肚子坏水。
“你咋来啦,今天工作找得咋样?”
陈瑶本以为她们来了后,很快就能找好工作,可谁晓得这都一个月过去了。
四个人都还没半点动静,挑三拣四的,啥累活都不愿意干。
“没了!”
何丽一脸委屈道:“今天倒是有两个地方招工,都是苦力活,一个月累死累活才几十块,这哪能干啊!”
“那你到底想干啥?”陈瑶忍不住问道。
何丽帮着她把自行车推进去,院子里几个小孩都在自顾自的玩。
她苦着脸说:“大嫂,你说我们这过来也不求大富大贵,但也不能有太大落差吧,我跟萧文多的不求,每个月有三千就行。”
“三千?”
陈瑶盯着她看了几秒后,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