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子岂是那言而无信之人?” 沈照恍然大悟,上元节谢濯临走之前朝自己挥手,说“七日后见”。 所以,这是……特意来见她一面吗? 沈照有点感动,但不多:回想起梦境中的谢濯和魏子都,她才不信男人的嘴呢。见了女主不就把旧友忘了个一干二净。男人,本质上都是见色忘义的狗东西。 ………… 马车在皇宫门口停下,换上软轿,侍奉的宫人一路走过长长的永巷,在沈照居住的昭华宫停下。 沈照回到宫中收拾一番,自然是先去拜见天圣帝。虽然这个眼中只有权势的父亲可能都懒得见自己,但是表面功夫她一定得做到位。 沈照没有母妃为自己谋算,如今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自己曲意逢迎,小心揣摩皇帝心思得到的。 民间有灾异,沈照立刻节衣缩食,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流民入京,她亲设粥棚搭建广厦,笼络民心;皇帝重文,她四处修建学堂,捐赠书籍;太后薨逝,她立刻自请替皇帝到寺中诵经礼佛三十日。 皇帝不喜欢她,却给她尊贵的身份与荣宠,因为她不会夺嫡,又素有贤名。 封号昭懿,她代表的,是皇家的脸面。 果然,到了御书房之后,太监总管吴公公向沈照陪笑:“陛下说长公主辛苦了,不必多礼,去拜见一下皇后娘娘便可回宫歇息了。” 沈照听罢浅笑一下,恭敬道:“有劳吴总管了,那昭懿先行告退。” 接着,沈照又去中宫凤仪宫拜见皇后。 不想,皇后宫中此时正热闹,除了皇后之外,殿中还有两人,沈照大致进去扫了一眼,心中有了估算。 皇后居正厅中位,旁边是皇后所出二公主。 再往下,宠冠六宫的宸妃娘娘和新进宫的仪嫔。 沈照进去恭恭敬敬地行礼:“给皇后娘娘请安。” “不必多礼。”皇后温婉地笑笑,又吩咐左右:“给长公主看座。” 皇后的中宫之位尤其稳固,她本来就是书香望族陈郡谢氏的大小姐,在潜邸时她就是宜王妃,宜王登基,她理所应当就是皇后。天圣帝为了笼络天下读书人,自然待皇后很好,况且她还诞下了二公主和三皇子。 皇后是端庄大气的,但沈照总觉得她并不适合皇宫。不争不妒,宛若圣人一般,眉间似乎还总是带着几分若有若无的忧愁。 跟皇后行过礼,沈照转向宸妃又行了一礼: “宸妃娘娘。” 娇俏的女子抬眸看了她一眼,也笑了:“长公主殿下总是如此客气。” 宸妃姓楼,也是宜王府时候就陪王伴驾的,以其美貌与骄纵的性格备受盛宠。从潜邸到现在约莫有十五六年了,恩宠不衰。其楼氏父兄在外朝也是颇得圣心,屡屡封官拜爵。 雪肤花貌金步摇,给人一种金屋藏娇的美。 谁能想到像少女一般的宸妃,她诞下的五皇子沈然今年都堪堪十五岁了。 这时候二公主和仪嫔也起身向沈照见礼。 “见过皇姐。” “见过长公主。” 沈照颔首,一一回应。处处都是礼数,在宫中生活是真的累。 此时,皇后身旁地侍女赶紧为沈照侍座。 沈照本来打算的是行个礼就可以离开了,但是皇后都赐座了,她不坐就显得不礼貌了。 刚坐下,沈照就听到宸妃娘娘流丽婉转的声调:“陛下赐臣妾一对外族进贡的玉如意,那成色当真漂亮。臣妾想着皇后姐姐宫中定是没有,就拿来给姐姐瞧瞧。” 皇后淡笑:“妹妹有心了。” “宸妃娘娘怎么就笃定母后宫中没有呢?”二公主不服气,“玉如意母妃的库房中多的是,怎么就稀罕看宸妃娘娘的这一对呢?” “熙儿。”皇后叹气。 二公主名沈熙,号崇仪。 沈照却眉头一挑,来了。 宸妃这人真的素以挑衅皇后为乐,可沈照每次都觉得皇后看宸妃的眼神,就像是看自己不听话的孩子一般,每次都是宸妃耀武扬威地一顿输出,皇后根本不怎么在意,可是宸妃就是乐此不疲。 二公主不服气,可是知道自家母后不喜,也不再多言。 皇后却忽然看向沈照。 “三日后是本宫的生辰,煦儿今年也有十六岁了。”皇后顿了顿,“本宫届时可能要忙于照看各位命妇和夫人,阿照到时候也多帮本宫照看一下各府的年轻女眷。” 沈照听懂了,皇后潜台词不就是:三皇子沈煦今年已经该娶媳妇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