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请立皇后(3 / 3)

更加关照:毕竟连上司都给他安排的是熟悉的旧人,多么贴心。

姜沃对着大幅舆图的北境,确定了燕然都护府的位置。

啊,来相原来去了北边俄罗斯。

*

“来济所贬的燕然都护府,我倒是很熟悉。”李勣大将军与姜沃再次遇到时,还提起了此事。

当年他打薛延陀以及附属的铁勒等部,就曾率军打到过那里。

“挺好。”李勣大将军‘挺好’的标准一向跟别人不一样。

就像他觉得江夏王李道宗被贬到安西都护府,能够盯着吐蕃,就很好一样。

来济也是一样的‘挺好’。

李勣道:“北境诸部向来不是很安分,先帝在时都常彼此斗气,刀兵一起就打一场——来济也算个文武双全的人,正好去顶一顶。挺好。”

说到薛延陀,李勣不由想起,当年往督军山把夷男可汗侄子咄摩支可汗抓回长安的事儿。

不由随口感慨了一句:“可惜,咄摩支不如夷男有意思。”

姜沃闻言露出真诚好奇脸:大将军,您有意思的标准是什么?

李勣似乎听到了她的心声一般,有点遗憾道:“夷男好歹还能在沙场上与我一战,且输了还能跑掉,比一抓就抓住的强远了。”

“说来,这几年未领兵出征,实有些想上战场。”

对李勣大将军来说,这几年他在京中虽位高权重,却很是约束,朝堂之上总要走一步看十步的时时谨慎,自不如战场上酣畅淋漓。

*

姜沃与李勣大将军偶遇,两人还有闲情逸致聊一聊‘北上俄罗斯’的来济,李勣还要怀念下沙场旧事。

立政殿的皇帝便没有这么清闲了。

自从二月初大朝会上,太史令请立‘武宸妃’,皇帝本人也明确表态要立武宸妃后,接下来的时日,劝谏反对的奏疏便如雪花一般飞到立政殿。

但皇帝金口玉言,有话就到立政殿回禀,这些奏疏通通不看不理会。

然后皇帝就搬出了自己的黑匣子,只等着上门来‘谏’的朝臣。

除了太尉长孙无忌屡次劝谏,皇帝虽不听但也没有加以任何责罚外,其余各怀心思往立政殿来谏皇帝的朝臣,均得到了‘皇帝亲自安排就职地’的殊荣。

*

姜沃后来回想永徽五年冬春交界这段时光。

想起来的就是:贬官、流放、边境这几个关键词。

又想起皇帝曾在立政殿边对着舆图挑地儿,边语气温和中带着动容说的一番话——

“朕的宰辅、朝臣们真是各个忠公体国:知道朕的天下土地辽阔,却苦于广地劳民,总是缺少能臣治边,于是纷纷主动替朕守边疆。”

姜沃听的也感动极了。

**

就在皇帝对着黑名单,犁地似的勤勤恳恳将记录在册的朝臣,挨个发落下去之时。

朝上又出了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

永徽五年。

二月末。

大朝会上,弘文馆学士李义府,参奏太尉长孙无忌私结贬官的来济、流放的柳奭,意图谋反!

姜沃闻此事,都不由回头看了一眼李义府:这位是真想出头啊。

因李义府人品不善,更因皇帝与媚娘此世并非无人可用,李义府实在没从废立皇后事中,捞到什么一步登天的好处。

所以,此时竟然如此孤注一掷,直接赌皇帝不只要打压太尉,而是起了杀心吗?

竟然直接状告太尉谋反。

而李义府之所以选来济和柳奭做为‘太尉同谋’,姜沃也很快明白过来:柳奭所在庭州和来济所在燕然都护府都是颇有兵力的,且能够接触到突厥外族,甚至能扣上一个勾连外族叛国谋反的大罪。

相较而言,让褚遂良从越南,韩瑗从三亚跟长孙太尉一起谋反,就实在不可信。

李义府也算是有备而来了。

闻奏震惊回望李义府的人有许多,但姜沃敏锐察觉到,李义府格外看了她一眼,这一眼里还有不少嫉恨和复杂的不善之意。

姜沃:?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不妨碍她觉得这人眼神很烦。

于是她不再看李义府,而是转回了头,看着皇帝。

其实皇帝到底要拿太尉如何,她也摸不准,甚至……媚娘也摸不很确切。

长孙无忌,反而是皇帝黑匣子里,唯一没有记录在册的人。

用皇帝的话说:“舅舅的所作所为,皆在心中。”

或许连皇帝自己,不到最后,也实在无法决断。

最新小说: 火星黎明:第8个音符 都市:我长生者的身份被曝光了 神相出山 骷髅上 绝顶高手在都市 穿越到70年代的侏儒症患者 月下花前,情牵两世 白衣恋曲 乡村小神医 武魂觉醒:我家猫偷来神龙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