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106章 杨慎的震惊2

第106章 杨慎的震惊2(3 / 4)

作为地方的三品大员,皇帝的事情还是知道的。正德皇帝驾崩之后,登基的是兴王世子,一个年仅14周岁的小孩子。

一个没有接受过正规皇帝教育,只是小小的藩王世子。能够当上皇帝,都是天上掉馅饼的。这样的皇帝能知道什么。就是那些正儿八经接受过皇帝教育,太子出身的皇帝,也没发现他们怎么样。这些年大明国力一直在下降,那些皇帝哪一个不是正统太子出身,但又知道什么。当然这样的话,汪鋐当然是不敢说的,只是心里想想的。他们这些皇帝都不行,一个藩王世子出身的小皇帝,汪鋐就更不会寄予厚望,认为他能够成为一代明君。在汪鋐他们这些地方大员来看,现在朝廷的政策,那都是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决定的。

可是杨慎说什么?

皇帝对自己递交的奏折很感兴趣。上一份奏折自己写了什么,不就是写了失败的原因,以及要求朝廷重视“佛郎机国”的火器。

好像没说什么其他的话。

“皇上很是重视汪大人的奏折,也很关心这边的战事。正因为汪大人上一份奏折,皇上才会派我过来,亲眼看看汪大人说的佛郎机战船和佛郎机统,是不是真的那么锐利。皇上跟我说了一句,我想汪大人也可以知道。”

“皇上说了什么话?”

“师夷制夷。”

“师夷制夷?”

汪鋐也是正儿八经进士出身。

因此杨慎说出这句话,汪鋐一下就明白什么意思。在目前大明朝这样正统读书人,科举进士出身的官员充斥官场,一个个都是老子天下第一,谁把那些蛮夷放在眼里。

就算在战场上被人家揍了,他们也不会认为蛮夷多么厉害,也不会承认蛮夷的长处。只会鄙视的说人家蛮夷,不懂礼仪。可是一个小皇帝,一个汪鋐都没有怎么放在心中的小皇帝,竟然能够说出如此石破天惊的话。

师夷制夷,这是敢于俯身愿意学习蛮夷的长处。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

但真的让人承认自己不足,虚心跟别人学习是很困难的。更何况是一个皇帝,亲自说出“师夷制夷”这种话,带给汪鋐的震惊是很大的。

“皇上说了,落后不怕,战场上的失败也不可怕。明明落后却不承认,落后却不学习,这才是最可怕的,也是真正的亡国之道。若佛郎机国真的有比我大明强大的地方,就要虚心的学习,而不是盲目自大。”

“皇上英明。”

汪鋐这一句是真正的发自肺腑,朝着北边俯身鞠躬。

只有汪鋐这样,真正和葡萄牙人打过仗的前线将领,才能够感受得到武器变化带来的影响,火器变化带来的战术变化。之前汪鋐也带兵围剿过海盗,并不是很困难。围剿海盗最大的困难不是海盗实力强,而是他们太能跑,太能藏。真要是碰到了,汪鋐并不害怕那些海盗。

但葡萄牙不一样。

若是没有万全准备,直接碰上,汪鋐真没有把握能够战胜他们。他们的战船机动性能好,佛郎机统的威力也强,命中率也高。打起来自己这边更加吃亏。

但这种东西自己再说,上面的人也不在意。

现在听到杨慎转达朱厚熜的话,汪鋐一瞬间感觉,终于有人理解自己的想法。而且这个人还是皇上。汪鋐甚至有一种冲动,想要去京城参见朱厚熜,和朱厚熜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个瞬间京城的小皇帝在汪鋐心目当中的地位陡然提高很多倍,汪鋐是真的期待有机会去京城面见朱厚熜。

“所以汪大人,你可以把这一次战争经过仔仔细细的写一份奏章,让皇上更加清楚的了解这里的情况。还能够把你的对策,也好好地整理一下,皇上一定会喜欢的。”

“好。”

汪鋐点头。

看着杨慎道:“谢谢杨侍读。不知杨侍读什么时候回京?”

“汪大人,下官还想看看广州目前的海贸情况。或许佛郎机商人不甘心,还会骚扰广东沿海。下官准备看看汪大人下一步围剿他们,然后回京。”

刚开始的时候,它根本就不认为自己面对这样一个对手需要动用武器,可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将武器取出,否则的话,它已经有些要抵挡不住了。浴火重生再强也是要不断消耗的,一旦自身血脉之力消耗过度也会伤及本源。

“不得不说,你出乎了我的意料。但是,现在我要动用全力了。”伴随着曹彧玮的话语,凤凰真火宛如海纳百川一般向它会聚而去,竟是将凤凰真炎领域收回了。

炽烈的凤凰真火在它身体周围凝聚成型,化为一身瑰丽的金红色甲胄覆盖全身。手持战刀的它,宛如魔神一般凝视着美公子。

美公子没有追击,站在远处,略微平复着自己有些激荡的心情。这一战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她的情绪却是正在变得越来越亢奋起来。

在没有真正面对大妖王级别的不死火凤之前,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够抵挡得住。她的信心都是

最新小说: 执耳,权利的巅峰 新汉! 诱她失控 唐匠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请公子出山 大乾第一败家子 汉末雄风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 皇九子,开局被贬,我有华夏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