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历史军事 > 明朝大昏君 > 第370章 238 大明税律

第370章 238 大明税律(3 / 7)

东进行商税改革。”

“所以你选择了桂萼?”

“是。桂萼在户部那段时间,对于全国税收有很深的了解。让他去实施商税是比较合适的。”

姚镆点头。

姚镆成立税务总司之后,一直在研究大明朝目前的税收情况。大明朝开国到现在变化很多,经济形势也出现了变化。所以税收模式也要相应的出现变化。

变化最多的就是商税。

大明朝成立之后,实施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贸易也是采取朝贡贸易,实施了一百多年时间。但自从朱厚熜开海之后,虽然现在时间还短,但迅速的形成一批海商集团。

参与海贸的商人迅速增加。

到现在从朝廷拿到出海凭证的商人人数已经超过了4300多人。这个和刚刚开海的时候,预计的多了七八倍。而且这个人数还在持续增加。

可以看出这几年海贸的兴盛。

这些人手中的钱开始增多,但朝廷目前的税收制度太落后。

便宜了他们。

姚镆可以感受到,那些海商集团大量的漏税,这是姚镆不能同意的。现在的大明朝,还不像是几十年后的万历朝。到了万历朝的时候,江南富商已经是触及到官场,形成了官商集团。大量的商人家族子弟考科举,进入官场之后,靠着他们身后家族雄厚的资金,在官场上步步高升。等到他们在官场上有了一定地位之后,他们在朝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开始直接影响朝廷政策。但现在的大明朝不一样。

虽然有这个趋势,但并没有形成官商集团。就算是有,那也是实力弱小。

朝廷还能够控制得住。

姚镆要做的就是从这些暴富的商人手中收税。

姚镆把改革的方向放在了辽东。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目前‘一条鞭法’在南直隶地区推行的很是顺利,效果也是不错。因此臣准备把‘一条鞭法’推广到浙江、江西、福建、广东。但北方地区和西南、中原、西北地区,都是严重缺银子的地区,要怎么推行‘一条鞭法’,臣还在摸索当中。‘一条鞭法’是桂萼提出来的想法。因此臣想让他去辽东,看看辽东这边应该怎么推行‘一条鞭法’。有了经验之后,其他一些省份税收就有了一些根据。”

“‘一条鞭法’,在南直隶实行的情况如何?”

“比以往方便很多。实施‘一条鞭法’之后,计算容易,征收容易,且税收规模也增加不少。唯一的问题是,朝廷对于南直隶耕地情况没有完整的掌握,所以还是有大量的税收未能收上来。不过整体来看,‘一条鞭法’在南直隶是比较成功的。”

“嗯。”

朱厚熜点头。

本来“一条鞭法”和丈量土地是要一起进行的。

但现在的情况是,因为未能够彻底丈量土地,所以只能是在已知的土地基础上进行“一条鞭法”。成果是相当的不错,因为把田赋、丁赋、徭役都一体计算,所以有了明确的税收额度。而且是征收白银,所以计算、征收、储存、运输都非常方便。虽然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但是比当年征收粮食简单多了。

但姚镆是一个谨慎的人。

朱厚熜也跟姚镆谈过,“一条鞭法”不能一刀切,直接在全国推行。因为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南直隶有钱,银子也多,可以征收银子。但北方地区,就算是大明朝政治中心北直隶这边,也是极度缺乏银子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缺乏金银的国家,所以征收银子,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没有银子的地方,你用银子征税,会导致这些地区银价大涨,会直接影响当地经济。而且一旦用银子征税,那就是不停地剥削农民。因此姚镆决定,先在辽东这边做一个试验。

先找一个地方试验,然后慢慢的推广。这是目前很多官员从朱厚熜身上学习的。朱厚熜登基之后,推行那么多改革,都是这样的步骤。

从来都不会直接在全国推广。

姚镆手中人才还是稀少。

所以看上了,在户部的时候第一个提出“一条鞭法”的桂萼。桂萼现在是从三品的河南左参政,姚镆这是要让桂萼去辽东担任正三品的辽东税务司司长。

朱厚熜笑着道:“你知道吗?彭尚书跟朕提过,想让桂萼担任河南土地司司长。”

“皇上,河南土地司虽然很重要,但现在已经不需要桂萼。河南清查宗藩土地,桂萼已经是打下了基础,也已经有了章程。下面的官员,只要是跟着原来的章程继续清查就可以。臣认为河南土地司司长,需要一个有魄力、有责任心的官员完全可以胜任。让桂萼继续留在河南清查宗藩土地,浪费他的才华。”

姚镆立马给彭泽上眼药。

彭泽的土地部,现在也是在加快建设。因此准备在河南建立土地司,在河南丈量土地。河南基础很好,因为河南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河南都察院都是支持清查土地。甚至已经让

最新小说: 历史长河【浮生】 新汉! 唐匠 皇九子,开局被贬,我有华夏名将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汉末雄风 大乾第一败家子 执耳,权利的巅峰 诱她失控 假太监:从给皇后做足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