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奔波(3 / 7)

一亩地种子与收获比之类,王云鹤又问了祝缨的意见:“太热的地方宿麦也不好种?”

祝缨道:“是。要看品种。有的旋麦倒是能种,又与稻子重了季节。下官试过了,又想了一下,还是得稻麦两季更稳妥。”

王云鹤道:“把冼敬叫来。”

冼敬是王云鹤的学生,之前外放的那一个,当时王云鹤还是京兆尹。几年过去了,王云鹤做了丞相,冼敬现在是做的户部侍郎。

王云鹤指着祝缨对冼敬道:“他的事儿就交给你啦。”然后又告诉祝缨,福禄县种麦子这事儿的细节她得跟冼敬去商量。商量完了给政事堂拿出一个方案来,政事堂审核过了之后再交给皇帝批准。皇帝批完了,下旨,通过,祝缨就能去领麦种然后回去了。

祝缨和冼敬都无异议,冼敬道:“二位相公要是没有其他的吩咐,下官就带他去户部详定了。”

王云鹤道:“去吧。”

祝缨又跟着冼敬出了政事堂,出了门儿,冼敬也放松了一点,笑道:“昔年一别,不想小友已成栋梁。”

祝缨忙说:“不敢,还差得远,见贤思齐、见贤思齐。”

冼敬道:“何必过谦呢?仗着聪明不肯沉下心的人太多了,害!都不是真聪明的人。”

祝缨道:“自己选的路。”

“那是。”

不一会儿就到了户部。户部现在没尚书,就侍郎主持,另一个侍郎还是个挂衔儿的,祝缨也曾见过,是高阳郡王的世子、郑熹的亲表弟。这位表弟的脸居然没有长垮,还是一副“貌若好女”的样子,身体也还没有多么健康,仍然没有变得膀大腰圆。

高阳郡王的爵位到他身上就得再降一级了,他也不能再称王,先给他兼个官倒也说得过去。只是户部的事儿就只有冼敬在做了,冼敬的资历又不足以做个户部尚书,他顶着侍郎的头衔实际干着尚书的活儿,也还算方便。户部管钱粮人口的,祝缨要麦种得从他手里抠,最后交的赋税也都会流到他的手上。

世子看到了祝缨,一时没想起她是谁,听冼敬说了就想起来了:“哦,是你。”

冼敬道:“就是他。”

世子在户部跟冷云在大理寺也差不多,万事不管的,他说:“你们忙吧。”

冼敬又将部里的事分派了一下,指着一个郎中、一个员外郎说:“你们将手上的事务处置完了过来一下。”最后才带着祝缨到了他的屋子里,与祝缨讨论起种麦的事儿。

进了这间屋子,冼敬先是好声好气让祝缨坐下,然后说了几句辛苦的话,又夸祝缨真是能干:“天下县令都像你这样,能把产量翻一番,我还有什么好愁的?”

祝缨道:“大人要是真着急,就赶紧把我的麦种批下来。”

冼敬笑眯眯地:“要多少呢?”

“起码得一千石,不能再少了,”祝缨说着,将昨晚写好的那一叠纸又拿了出来,“大人请看,福禄县现有田若干亩,其中上等田若干、中等若干、下等若干,为不浪费,先从上等种起……”

冼敬一边翻看一边问:“下等的不管了?”

“上等产粮多,起先二年种出来我得收一些当种子用的。要不,您再多给个两千石?”

冼敬一抹脸,表情就变了,道:“又要麦种,种了又不缴税,这说不过去吧?”

祝缨道:“想吃蛋也得先把母鸡喂大吧?”

两人讨价还价的时候毫无在王云鹤书房里讲什么礼、刑、经、史时的斯文样儿,都变得嘴脸刻薄起来。

祝缨道:“你现在管我要,我也是没有的。你搁账上也是欠着,福禄县在我到之前,都欠了二十年的租子了,你能怎样?”

冼敬道:“欠租还有理了?能怎样?当然是把你报上去啦!你就等着干不好把你调回来吧。”

祝缨道:“我回来更没人能交得起了。”

等到郎中和员外郎二人到门外的时候,冼、祝二人已吵得站起来了。冼敬见他们到了,咳嗽一声:“来啦?等一会儿。”

他对祝缨说:“那你得补给我一点儿什么。”

祝缨双手一摊:“没有。”

“嘿!”

两人又吵了一回,冼敬嘀咕道:“好吧,就一千石,你也不能十年后再交。五年,不!三年!三年后税得再给我加……”

“五年!不能再少了!”祝缨赶紧打断。她算了一下,五年还行,十年她也顶不住朝廷的压力,十年都种不出个名堂来,还有啥用啊?

她又说:“五年,租赋给你多两成!不能再多了!一千石麦子,你就想换以后年年多两成的粮,高利贷都没你这么狠的。”

两人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各让一步,冼敬给祝缨两千石的麦子,祝缨五年后得给他多三成的粮食税。

接着,二人就“五年后”的“五年”从什么时候算起又扯了一回皮,祝缨坚持:“这是宿麦,今年种、明年才能收的

最新小说: 小可怜被赶出门后,成了豪门少奶奶 携子逼婚你不娶,相亲另嫁你急什么 都重生了,老娘嚣张一点怎么了 藏起孕单,陆总离婚请签字 都如你们所愿了,你们哭什么? 穿越七零后,我被糙汉老公宠上天 苏小姐马甲被爆,全京城都跪了! 重生成反派富二代他爹 徒儿已无敌,带着六封婚书下山吧! 校花别追了,我只爱我的高冷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