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50章 怀疑(1 / 2)

多尔衮和吴三桂以为是欠饷导致的士兵逃跑。</br>所以拿出一些钱发给了士兵。</br>本以为发饷之后士兵们会停止逃跑。</br>结果却狠狠地打了多尔衮和吴三桂一巴掌。</br>很多士兵早就有了逃跑之意,只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br>毕竟他们给建奴卖过命,却没拿到建奴的任何好处。</br>现在可好,建奴发钱了。</br>钱到手后,之前的账两清了。</br>他们也就能毫无顾虑的离开建奴,重新回到大明的怀抱。</br>“报!”胡心水亲自来到吴三桂营中:“大人,昨天夜里又跑了几百个兵。”</br>“啊?”吴三桂欲哭无泪,“又跑了那么多兵啊?值夜的人都瞎了吗?”</br>“额...”胡心水沉吟些许,低头道:“值夜的兵刚一入夜就跑了,还有一些人早晨起来后发现没有巡逻,骑上马也跑了。”</br>吴三桂无奈道:“既然如此,就让我的精锐值夜吧。他们对我忠心耿耿,不会逃跑。”</br>胡心水提醒道:“大人!三五天还行,时间长了他们根本熬不住。如果再遇到战事,白天打仗晚上值夜,会把它们活活累死。”</br>吴三桂更加无奈:“三五天就三五天吧,没准三五天之后想逃跑的人就少了。”</br>当天夜里。</br>吴三桂麾下精锐值夜。</br>效果非常好,夜里一个逃兵也没有。</br>就在吴三桂高兴的打算多吃一个馒头的时候,噩耗再次传来。</br>之前逃兵都是选择在晚上逃跑。</br>毕竟晚上视线差,很容易就能躲过追兵的追击。</br>现在晚上有精锐部队值夜,没有逃跑的机会。</br>所以逃兵们把目光放到了白天。</br>于是乎。</br>有些关宁军士兵寻找各种借口离开营地,然后光天化日的逃跑。</br>还有一些士兵在各自将领的带领下,打着操练的名义走出营地,成建制的逃跑。</br>吴三桂想制止这种情况,可又不知道从何下手。</br>整个关宁军内部一片混乱。</br>眼看吴三桂对关宁军的掌控力越来越差,多尔衮看不下去了。</br>继续这样下去,吴三桂手里就没兵了。</br>他招降吴三桂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br>为此。</br>多尔衮亲自面见吴三桂询问道:“平西王你怎么回事?竟然连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住。”</br>吴三桂诚惶诚恐道:“不是我不想管,而是不知道怎么管。”</br>“先在营外设伏,杀一批逃兵。然后调整营地位置,把营地扎在山谷里。精锐驻扎在两头,剩下的士兵驻扎在中间。如此一来,逃兵的问题就解决了。”</br>吴三桂连忙下跪:“多谢王爷指点,臣这就照做。”</br>“不必多礼,”多尔衮搀扶起吴三桂后低声询问:“你最近有没有和洪先生有书信往来?”</br>吴三桂一愣:“没有啊!臣和他没什么交情,更没什么要说的。就算想说什么,也只会面谈而不是写信。”</br>“哦,”多尔衮轻轻点头:“本王知道了。”</br>“王爷...”吴三桂试探性的问:“洪先生怎么了?”</br>“没事,本王就随便问问。”多尔衮拍了拍吴三桂的肩膀,转身离开。</br>怎么可能没事!</br>连日来,每天都有关宁军士兵以送信的名义去见洪承畴。</br>说是吴三桂给洪承畴写的亲笔信。</br>洪承畴何等聪明,立刻察觉出这里面有问题。</br>于是第一时间向多尔衮汇报。</br>等多尔衮赶到时,送信的士兵已经自杀了。</br>现场只有士兵的尸体,别说信了,其他的什么也没有。</br>多尔衮内心觉得这是明军的离间计。</br>但是他又怕自己判断失误,所以决定亲自问一问吴三桂。</br>可惜,吴三桂对此并不知情。</br>回到营中后,就在多尔衮打算把这件事抛到脑后时,忽然有人来报:“明廷平辽总督黄得功遣信使来访,说是有要事相商。”</br>“黄得功?”多尔衮有些意外:“黄得功怎么当上总督了?王永吉呢?”</br>旁边洪承畴想了一会,恍然大悟道:“王永吉死了,否则轮不到黄得功当总督。”</br>“有道理!”多尔衮高兴的吩咐道:“让黄得功的信使进来,本王要见上一见。”</br>经过层层检查,信使来到了多尔衮面前。</br>多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