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叶明入宫面圣,禀报军饷失踪案。
两人决定分头行动:顾慎去天津卫扣船,叶明则盯紧赵府。
三日后的深夜,赵府侧门悄悄驶出几辆粪车。叶明带人拦截,粪桶里竟装满银锭!
赵御史被连夜押入诏狱。审讯中他交代出更惊人的内幕:江南确有私兵,首领竟是杨首辅的嫡孙杨继业!
两人猛然醒悟:杨继业根本不想反攻,而是要将军火卖给倭寇!
事态紧急,叶明连夜求见皇帝。
五日后,圣旨下:任叶明为钦差大臣,总领江南剿匪事;顾慎为副将,率北境水师协剿。
离京前夜,叶明独自在驿馆整理行装。烛火摇曳中,他忽然发现周县令带来的账册有处蹊跷——某些页码的墨迹深浅不一。
用温水轻轻擦拭,浅色字迹渐渐显现:竟然是倭寇购买军火的清单!七月十五,钱塘江口,铁甲船三艘\"。
今日已是七月初三。
叶明推窗望去,夜空星河低垂。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叶明与顾慎的官船在运河上全速前进。
十二名桨手喊着号子,轮番操纵着新安装的脚踏式明轮——这是叶明根据水力翻车改良的,速度比传统划桨快了三成。
叶明正在调试个奇怪的装置:用铜管连接的望远镜与量角器。虽坚,必有弱点。其其格,前日让你问的事如何了?
二人正商议着,周县令乘快舟追来,肩伤未愈却满脸兴奋:\"查清了!杨继业藏在舟山群岛的双屿港,假扮海盗头目。但他每月十五必到普陀山拜佛!
七月十四,普陀山细雨蒙蒙。
叶明扮作香客,观察着寺院布局。然扯他衣袖:\"大人看!那和尚的靴子!
偏殿有个中年僧人,虽穿着海青,脚下却是倭式分趾靴。更可疑的是,他腕间露出截刺青——正是杨家族徽!
不料变故突生!一群倭寇打扮的人突然冲进寺院,直扑杨继业!着关西口音:\"杨君,主公命我等'请'你回去!
寺院顿时大乱。杨继业趁乱逃向后山,叶明紧追不舍。追至千步沙时,眼看就要追上,海滩岩后却转出三艘帆船!
箭矢破空而去,正中舵手咽喉。但杨继业已跳上小船,倭寇们挥舞着火铳掩护。
叶明正要下令追击,忽见海平线上出现更大的船影——三艘包铁皮的巨舰正破浪而来!
叶明却注意到异常:这些船吃水极深,显然满载货物。制测距仪:\"不对!这不是战船,是货船!
话音未落,货船突然转向,竟朝着普陀山岸直冲过来!在即将触礁的瞬间,船体裂开数个口子,无数木箱滚落海中。
倭寇们欢呼着开始打捞。
顾慎立即发信号弹。埋伏在外海的北境水师迅速合围,与倭寇展开激战。
叶明则带人截住杨继业的小船,经过一番搏斗,终于将其生擒。
审讯在普陀山禅房进行。杨继业起初嘴硬,直到叶明拿出永昌银号的账册:\"倭寇付的是日本银矿股契吧?可惜这些矿脉早已枯竭。
杨继业彻底崩溃,交代出全部计划:倭寇真正要运的不是军火,而是三万斤硫磺——日本战乱急需的火药原料!
叶明与顾慎对视一眼,心中骇然:若这些硫磺流入日本,制成的火药怕是要自爆伤己!倭寇头目若发现上当,必定报复!
战后清点,共缴获硫磺两万斤,倭寇首级三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