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琨及其党羽在朝中的攻讦,如同悬在安阳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叶明深知,在绝对的实力足以无视一切规则之前,必要的政治姿态和智慧的交锋不可或缺。
他决定双管齐下,一面继续夯实安阳根基,一面主动向朝廷释放善意,化解潜在的危机。
“献上祥瑞?”周廷玉捻须沉吟,“大人,寻常祥瑞,如白鹿、嘉禾,恐难动圣心,反易被讥为附会。需得既有新意,又能彰显我安阳‘格物’之妙,且于国于民有益之物。
叶明颔首,目光再次投向格物院。数日后,他召集林师傅、医学小组的白胡子老郎中以及几位擅长绘图的匠人。
“我们要献给陛下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祥瑞,而是实实在在的‘济世之器’与‘强国之基’。”叶明展开一卷空白的丝绸,“其一,便是这‘显微之镜’及其在医道上的应用图解。”
他让匠人绘制精美的图册,详细描绘显微镜下伤口脓液中“微虫”的活动,以及使用“青霉液”后“微虫”被抑制的景象,并附上安阳军中使用此法后,伤员存活率显着提升的统计数据。
“此物虽小,却能窥见生机死境之奥妙,于军中、于民间,皆能活人无数,此乃陛下仁德泽被苍生之兆!”
“其二,”叶明继续道,“乃是‘安阳蓝’琉璃烧制之法的一部分精髓,以及数件极品‘安阳蓝’琉璃器皿。此色乃天授,非人力可轻易仿制,献于内廷,足显珍奇。同时,附上安阳与西域通商,岁入几何之简报,以示安阳非但不靡费国资,反为朝廷开辟税源,充盈国库。”
“妙啊!”周廷玉抚掌赞叹,“显微之镜关乎民生医道,彰显仁政;安阳蓝琉璃与商税数据,则显示实利!此二者,一虚一实,既新奇又务实,当能打动圣心!”
方案既定,格物院立刻精心准备贡品。医学小组挑选了效果最稳定的一批显微镜和青霉液,匠人们则烧制了数件巧夺天工的“安阳蓝”琉璃精品,图册与奏表也由周廷玉亲自润色,务求言辞恳切,数据翔实。
与此同时,叶明对海洋的探索之心并未因朝堂风波而稍减。他深知,陆地上的博弈固然重要,但未来的格局,或许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蓝色疆域的开拓。
在其其格的帮助下,他果然在往来商队中,寻到了一些曾漂泊过海的南方水手,甚至还有一位因海难流落至草原、略通绘图的老船匠。
府衙内,叶明与这位名叫陈三的老船匠以及几位南方水手围坐一堂。桌上铺着一张陈旧但依稀可辨的沿海草图,那是陈三凭借记忆绘制的。
“大人,由此往南,循海岸而行,约千余里,便可至江口。”陈三指着草图上一处河口,“江口以南,商贸繁盛,苏杭之地,丝绸、瓷器、茶叶堆积如山。只是海上风浪无常,暗礁密布,更有那神出鬼没的海盗,风险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