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下回再试着做那枣糕。”别看这枣糕名字听起来普通,可那大枣本身的甘甜和里面放的核桃、葡萄干等等配在一起,让人吃着就觉得舒服又满足。徐泥瓦第二天就带了好几个人过来,听说小饭馆这边需要重新收拾二楼,还管饭,好些原本打算回老家的外地工人也不打算回去了,想要留下来。不过本地的人都抢着过来,那些外地的便被他们以一年到头总得回家看看为由劝走了。
徐泥瓦也怕给林杏月添麻烦,来了先说只吃家常便饭就行:“也不用特地给咱们做,像那肉夹馍就不错。
其他人一听徐泥瓦这么说,都忍不住朝他翻起白眼,这人不知怎么的,眼里就只有那肉夹馍,别的再好吃他仿佛也看不上眼。张婶娘打趣他:“这难不成以后生了小宝宝,还真叫小肉夹馍呀?”徐泥瓦倒没觉得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好,喜滋滋地点点头,不过想到自家娘子,又摇摇头:“还是得听我家娘子的。”打趣完,林杏月就带着徐泥瓦上了二楼,说了自己想要怎么装修。之所以找徐泥瓦,也是看中他会认真听别人的想法,像做面包窑的时候,哪怕不理解,徐泥瓦也还是按照林杏月的步骤做了下来。徐泥瓦也在那边认真地记着,时不时还和后头的那些匠人交流一下,看能不能做到。
原本二楼就布置了些雅间,不过不大符合林杏月的要求,需要重新拆除再修建。
知道他们年后还要等着开门,徐泥瓦他们当天就开了工。林杏月想着他们干的是力气活,不如做些汤面出来,既能顶饱,喝了全身也舒服。
这做起来不难,有林金兰、柳娘子帮忙打下手,做的也快。有的切配菜,有的把面粉揉成面团,再经过拉伸、折叠做成面条。面条细分起来能分成毛细、二细、三细、韭叶、宽面等等,林杏月拉扯面条的时候没做那么多,只选了二细和韭叶两种。汤底用的是羊肉、羊骨头,放在锅里长时间熬煮,那汤底也会变得浓郁鲜香。
在二楼干活的这些匠人很快就闻到了传来的香味,一个个忍不住吸着鼻子,只觉浑身干劲更足了。
“大家都加把劲儿,怎么也得对得起晌午吃的这顿饭!”从二楼的窗户看下去,能看到小院里众人忙碌的身影,单闻那味道就知道是用了羊肉的。
羊肉价贵,几个匠人心里既觉得不好意思,又觉得很受用,干起活来自然更卖力了。
等到晌午的时候,一碗碗汤底透亮的面条端了上来,有韭叶和细面,上面铺着切成薄片的羊肉,肥瘦相间,表面还泛着一层油光,又有香菜、葱花、萝卜片等等放在最上面,看着色彩丰富,让人食欲大开。“这真是来对了。”
几个匠人乐滋滋地深深吸了一大口气,也有人早已顾不上说客套话,端着碗就在旁边呼哧呼哧吃了起来。
那羊骨和羊肉经过长时间炖煮,汤汁醇厚而鲜美,没有过重的膻味,透着一股清澈的鲜,好像喝上一口就能感受到肉和骨髓的精华。面条筋道有嚼劲,吸足了汤汁之后,每一口都裹着汤的鲜和肉的香,再配上葱花香菜的清爽香气,以及翠绿萝卜片的解腻,吃到嘴里鲜而不腻,香而不冲“真香!”
“太好喝了!”
他们干的是力气活,饭量都大,一口下去几乎不用咀嚼,第二口就接着送进嘴里,让冯大娘在一旁看着,生怕他们噎着了,忙说:“这边还有面条,管够,你们都慢些吃。”
这你争我抢吃面条的画面,连小饭馆里的人都被带动了起来,只觉得这碗羊肉拉面格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