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琢磨着给他说个对象,许大嫂想把娘家亲戚的闺女介绍给许成才,许大爷许大妈没同意。他们家也吵得起劲,但许成才一直没回家,他们吵也白吵。隔天中午在食堂碰见许成才,他买了新手表,专门等着找她显摆呢。“还乐呢?你都要被卖出去了。”
要是真和他大嫂介绍的人谈成了,许成才就要当回老黄牛,辛苦工作挣的钱得拿回去养大家。
除非许大嫂介绍的姑娘装傻,婚后和许成才一条心。许成才半点不担心,又抬起戴着手表的右手道:“买了手表,没钱谈对象了。”
说完,又开玩笑道:“实在不成,让谢同志帮我找个接受入赘的女同志,最好像红旗姐那样的。”
“红旗姐那样的看不上你,死心吧。”
“那就再熬两年,等我也分到房了就好了。“许成才都打算好了,一拿到分房资格,立刻让他师傅给介绍对象,谈好了马上扯证。家里人谁也别想拿捏他。但许成才很快就不用担心家里给他找对象了。九月份刚到,银杏胡同多了两个大新闻:
第一个大新闻,关月华和对象分了。
高元森找人找到了五星汽车厂求和,关月华在厂门口就把他骂了一顿,说他没结婚就想着骗她,没听他的发誓和保证,当场就断了关系。<1当时厂门口聚了不少人,所以,消息很快就传回到了银杏胡同。另一个大新闻,许小妹和即将领证的对象也分了。许小妹之前谈了个下乡的知青,给人家寄不少东西,很多人都知道。后来断了后,她就去相亲,谈了个新对象。
之前都谈得好好的,她对象都来过几次银杏胡同了,打算今年国庆就领证,大家都等着分喜糖了。
分手的具体原因不明,据说是许小妹对象在外头乱搞,被许小妹知道后把人踹了。
许小妹是唯一的闺女,比起许成才,许大爷和许大妈显然更偏爱许小妹。许大爷和许大妈正为许小妹愁呢,根本没空琢磨给许成才找对象这事。不管是高元森,还是许小妹之前谈的对象,在银杏胡同的大爷大妈眼中,这俩都是条件不错的男同志,很适合结婚过日子。居然说分就分?
有人说着说着,就说三号院里的姑娘眼睛长天上,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搬到二号院的关月荷此时也被划到了三号院去。外头人说得起劲,被讨论的三号院的姑娘们充耳不闻,每天照常上班下班过日子。
许小妹又出门相亲去了。
关月华又穿上了新衣服。
关月荷又拎了肥肉回来。
可见,眼睛长天上的姑娘们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且招人羡慕。2这两个新闻还没消下去,银杏胡同又迎来第三个大新闻一-丁大妈跑到丁二嫂单位去投诉,说丁二嫂分到了房就要分家,不孝顺。别家也有老人牢牢把控家里收支、管着儿孙必须听话的,最多在院子里闹一闹,和邻居诉苦说儿子不孝顺。
跑到儿媳单位去投诉单位给分房的,丁大妈是整个银杏胡同的头一份。“她脑子坏掉了哦,把房子闹没了她能得什么好?"白大妈想不明白。就连特别爱闹的孙大妈都想不明白,觉得丁大妈是好日子过腻了脑子抽风。2“她不想要房子,把房子给我们家不就好了?大不了我给她点钱,她好我好大家好。”
关月荷心道,孙大妈这话说的,和脑子抽风也没差了。二大妈倒是看得明白。
“丁老二两口子搬出去了就相当于分家出去了,家里一下子少一个半工人的工资,她手里拿的钱就少了呗。"丁老二是临时工,算半个工人。“丁老二媳妇儿是饭店服务员,时不时地能拿点剩菜回来,家里能省一笔开支。”
“别看她天天说疼孙子,你们看看她家老五,小小年纪一身的肥肉。好话嘛,嘴巴一张就来了,钱和肉砸谁身上,那才是真的偏心!”不少人恍然大悟。
这边正聊着,三号院忽然传来丁大妈的哭嚎:“别拦我!我现在就下去陪你们爹!″
大家安静了一瞬,然后不约而同地拿起小板凳往外走。“宋公安呢?把宋公安也喊上吧。”
蔡英沉了脸,不满道:“我们家老宋没日没夜地忙了好几天,好不容易能回来休息了,这点小事还要找他,生产队的驴也没这么使唤的!有事找街道办去!街道办来不了人,派出所还能没有人?”刚开口的孙大山被呛了回来,知道理亏,但还是反驳了句:“这不是想着宋公安离得近么?”
“那你咋不去申请把我家改成派出所?专门处理银杏胡同的家务事算了。”这下,其他人都心虚得目光躲闪。蔡英这么明着把话说到明面上,大家以后就不好再一有点小事就找宋公安了。
三号院挤了太多人,关月荷不想往里挤,就接受了白向红的热情邀请一一爬屋顶。
在屋顶也只能看到一个个脑袋,丁家屋里头什么情况,根本看不见。但她看到林思甜人趴在丁家的窗户上,想着最多明天,她就能知道丁家屋里发生什么了。<1
临近中秋,头顶上的月亮越来越圆。耳边是杂乱的吵闹声,她没心思分辨是谁在说话,又说了什么。
满脑子只有今年中秋发的月饼好不好吃。
而屋子里的宋公安这觉也睡得沉,直到三号院的吵闹平息下来了,他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