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34(1 / 4)

第34章034

“桂英,去哪啊?"正要出二号院正门的二大妈哟了一声,问道。“带孩子去他们姥姥家走亲戚。你也出门啊?”“啊对,准备去买点红糖。”

走远了,江桂英袖着手催关爱国和关月荷走快些,出了胡同,又在长湖街道走一段路后才和早出门候着的关沧海、关建国会合,五人骑俩辆自行车。江桂英把关爱国数落了一路,说他今天缺心眼儿。谁家会在家属院或者在胡同里大声嚷嚷说去捞鱼?终于到了湖边上,不少人正在冰面上凿窟窿,也有早凿好了就在边上悠哉钓鱼的。

他们没人家的工具专业,光靠锤子凿还不知道凿到啥时候。关月荷往周边环视了一圈,果断锁定目标,冲前头的几个老大爷走去。“大爷,跟您打个商量成不?我帮您凿窟窿,待会我们也来这儿捞鱼。“头发半白的老大爷皱着眉,把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摆摆手拒绝了。心想着靠她个女娃娃,还不如他们几个老伙计轮流出力气呢。“您不信我能凿出来啊?要不这样,我先凿了,要是成了,我喊我爹妈他们过来。“关月荷也不废话,趁大爷还没反应过来,抢过冰锦,看了眼大爷们在冰面上画好的线,搓搓手,一下一下往冰面戳。这冰蹿有七、八斤重,是凿冰面最好使的工具了。虽然冰锥使用起来更简单,但凿得慢。

“你这手法挺老练啊。“大爷没想到她还真有两把刷子,力气也不小,看不远处那俩男人,倒饬半天还没砸出来。

“我小时候常来看别人凿冰。"虽然她小时候掉进过冬天的冰窟窿里,但她可没半点阴影。

加上她老爹和大哥帮着砸,终于整出一个窟窿来。本来想着大家用一个窟窿,后来觉得不方便,关月荷借大爷们的工具,带着老爹和大哥去了另一边再凿一个。

渔网是她老爹找明大爷借的,鱼饵料是老爹找汽车厂的一位工人师傅买的,据说特别招鱼喜欢。

撒了网下去,还得等一会儿,关沧海带着鱼竿去找刚刚那几位大爷,或坐或站围成了一个圈,哪怕大家都是来自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也能就"钓鱼”这事聊到一块儿。

关月荷闲着没事干,还去帮别人凿洞,江桂英喊都喊不住。“一天天的,她就没个能静下来的时候。”湖面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估计是其他人听到有人凿冰洞的消息,也赶过来分一杯羹。

关月荷看了眼自家的两个桶,足足二十几条草鱼,特别大的那条特别能蹦,被关月荷砸晕了。不消说,今晚先吃它。“差不多了,回吧。”

江桂英见好就收,拿出早准备好的网兜,特意把鱼分成了五份,每人拎一点,这样就不显眼了。

一般来说,野外钓鱼捞鱼是没人管的。但不能太过分,总有些人天生带着红眼病,见别人收获多,要碰上巡逻的红袖章,说不定就上去举报了。关沧海意犹未尽,和他的几个钓友约了下个星期天还来这儿钓鱼,比比谁的钓鱼技术更厉害。

他们走出老远,才又集合到一块儿,骑车往回赶。在胡同口又和二大妈遇上了。

两家人都是拎着两个桶,飘出一阵阵的鱼味……<1谁也没尴尬,甚至还能继续寒暄:

“桂英,从娘家回来了啊?”

“是啊,你买着红糖了吧?”

今天收获二十三条鱼,关月荷分了四条带回去,打算把鱼给腌起来。晚上还在三号院吃了一顿红烧鱼。

关月华问:“要去捞鱼,咋不提前喊我?”“找得到你,湖面上都没地给我们站了。“江桂英问:“今天和朋友出去了?男同志还是女同志?”

在关月华回来时,江桂英还是发现了不对劲,猜测她可能是又谈对象了。但问题是,她大闺女不会吃回头草,又和以前那个小高谈上了吧?还是和她搭档做报幕员的那位男同志?

关月华:“男同志,还在接触中,成了再带回来吃饭。”说完看了眼关月荷。

关月荷心领神会,知道这是让她别多嘴的意思,于是又埋头喝汤。看来谷满年同志还得继续努力啊。

关沧海和江桂英倒不着急催她结婚,反正现在都提倡年轻同志晚点结婚生育,大闺女才二十二,这远不到提倡的晚婚年龄。本来还想提醒她找对象时睁大眼睛,但想想,大闺女上次和小高谈对象时就挺清醒的,知道婆家事儿多的家庭不能轻易踏进去,于是就没再多啰嗉。他们家和二大妈家拎鱼回来,肯定是瞒不住一个院子的邻居的。于是,第二天就有邻居也去凿冰捞鱼。

关爱国不用去上学,整天招呼一群差不多年纪的玩伴跟着大人去捞鱼,有时候能带回来一两条,有时候一条都没有,但足够让全家补油水了。临近年关,工商局对黑市的管控松懈了下来,黑市里每天都有新鲜的鱼卖。相对猪肉来说,鱼不算贵,还不用票,好些人都去买了。1整个银杏胡同弥漫着一股鱼香味。

有些胆子大的倒爷,把生意做到了胡同里来。拎着个篮子,往胡同口一站,逢人就"问路”,实则是在展示自己篮子里有什么。被"问路”的人要是有意,就把人带回家去,跟邻居说是自家亲戚来串门。有些倒爷只做自己的熟客,问好熟客要什么,就约定好时间来“走亲戚”。关家在银杏胡同住了将近二十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