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071
等关月荷收到林忆苦的来信,已经是九月初了。送信员站在二号院和三号院大门中间喊林思甜和关月荷出来拿信。林思甜看看自己手里的信,再看看关月荷手里的,厚度一看就很明显。算她哥懂事,终于不是写信只写薄薄一张纸了!而关月荷回家拆开一看,信纸还真只有一张,信上的内容也简短,写了他已经入学报到,还在学校遇到了以前一个班的战友。信件最后不忘问她近况,让她务必抽空回信。
但信封里还有两张他在学校门口的照片。一张穿着军装,一张穿着她找许成才帮忙做的新外套。
内敛沉稳又意气张扬,哎呀,林忆苦穿军装真好看。关月荷十分满意自己的眼光,欣赏了好一会儿,才把照片压在斗柜上方的玻璃底下。旁边就是她的照片和全家的合照。以后再把二哥一家、朋友们的照片陆续摆上,这片玻璃下的世界就丰富起来了!
丁学文收到许成才报喜的信件,回信时,信纸上好多个表示震惊的问号和叹号,关月荷光想起来就忍不住笑,决定给在湘省进修的林忆苦分享一下。写完回信,窗外吹进来一片半黄的叶子落在她书桌上,预示着京市的初秋到来,被关月荷一并装进了信封里。
趁着此刻心绪宁静,关月荷决定再背一会儿德语词汇。没错,是德语不是英语。关月荷边读边皱巴着一张脸。章新碧和郭旭升两位老师不停地夸她有语言天赋,一次比一次夸得厉害,夸得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线、夸得她脑子晕乎乎的。<2上个星期天去五星汽车厂交翻译资料,她一时热血上头,就说要跟着他们学习德语。2
其实刚说完她就捂住嘴巴了,有一点点想反悔。章新碧当没看到,直接从抽屉里拿出来几本学习德语的书籍,看起来用了很多年,随便翻开一页,上头的笔记都是章新碧写的,很独特的簪花小楷字迹。章新碧当时就给她开始讲德语语法规则,她走之前,还学了二十几个词汇,拿到了三张德语学习磁节带……
突然换门语言,她没来得及做心理准备,就已经在学习的路上了。有点辛苦,但想到自己以后就是个又会英语又会德语的“外语专家”,她身后那根隐形的尾巴已经翘上天了。
所以,在给林忆苦的回信上,她还写上:或许下下下次回信,我要用德语回啦,请时刻保持进步,不然你要看不懂回信了,林忆苦同志!学了半小时,大哥过来敲门。
是给她送录音机票的。
两位老师的录音机不能借她用,她只能发动家里人帮忙寻摸了。这年头,能接听广播的收音机在城里已经不算特别稀罕的大件了,供应比前几年多了不少。但能播放磁带的录音机极少,还多是进口货。进口的买不起,国产的也就只有葵花牌盒式磁带录音机,去年四月份才研制成功,外头都抢疯了。<1
可见能搞到一张票来多难。
“天呐天呐!谢谢大哥!“关月荷收到印着"葵花牌盒式录音机”的票证时,已经激动得原地蹦跳了。
关建国笑笑,说他只能换到票,还得她自己去百货大楼守着柜台排队。“大哥能帮我换到票已经帮助很大了!"关月荷激动完,问他用多少钱换到的票。她这刚拿出存款,关建国就摆手道:“我帮人捎带了些东西回来换的,没费钱,别给了。”
是没费钱,但肯定费人情了。关月荷不好估算这个价值,干脆把柜子里的奶粉拿了两包出来塞给他,“给阳阳喝的。”奶粉是林忆苦找他那位同桌朋友换的,给许成才送了一些,家里留了一些,剩下的就给了她,说多喝点能长高。1他们三个同一天出生的小娃娃,曹丽丽的闺女在凌晨出生,叫玲玲。吴兰香的儿子在早上出生,叫晨晨。她小侄子在中午出生,就叫阳阳。1不得不说,她妈和白大妈、赵大妈一起商量给起的小名挺好听的,还有意思。
“行,你忙吧,我回去了。对了,妈让你中午别开火了,去家里吃饭。等大哥走后,关月荷把自己的存款全拿出来点一遍。参加广交会花完了存款,半年过去,她攒下来的存款才勉强过百,要买录音机,她还要再攒攒。
平时帮章新碧他们翻译资料,其实没什么补贴,一个月下来能有三、四块钱已经不少了。
反正她也不是奔着那点补贴去的。
章新碧和郭旭升又是厂里的翻译人才又是技术人才,待遇好,她每次过去汽车厂,不是请她吃小炒就是给她带些吃的回来。当然,带回来的还有一顿天花乱坠的夸奖。要不然她休息天也不会常往汽车厂跑。
清点结束,她又把钱票整齐叠好放回去,大概还要再攒半年才能攒够买一台录音机的钱。
她不急着现在就得买到,也不打算找家人朋友借钱。学习嘛,是一场持久战,慢慢来不着急。
“三转一响"里的缝纫机迟迟没有着落,她已经自动忽略过去了。至于之前还想着买台相机?忘到天边去了。要攒钱,但也不能亏待自己的嘴。
这不,听到二大妈在前院招呼大家快去供销社买肉罐头,她冲得比谁都快。一晃眼到了国庆,关月荷学了一个月的德语,总算摸到了点门路,没再皱巴着脸背词汇。
同时也收到了林忆苦的回信和包裹,还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