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看着场中的麦穗,我想下次再见林小姐就该称一声林大人了。”
林蕴笑得都快合不拢嘴了,记得第一次见詹明弈,他的下官还特地与她来打招呼,说詹明弈他性子直,若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请她不要放在心上。如今她瞧詹明弈哪里是不会说法,分明说到她心坎上了。“林大人”这一听就比“林小姐"有气势许多呀!林蕴高兴得都忘了谦虚,没说“哪里哪里”,而是直接“借詹大人吉言了”。詹明弈这个一板一眼的还纠正道:“我说的话没什么吉利不吉利的,主要是靠林小姐你的真才实学。”
林蕴被堵回去,也不生气,只是突然想到了谢钧面对她时经常露出的意味深长的眼神,难不成谢大人看她,就和她此时看詹明弈一样?大大大
几个里长交相试验脱粒机的热闹中,这波收割麦子处理完,便开始揭晓林蕴亩产的具体数字。
大周测产量以“石"来论,用铁方斛称量,一斛是一百升左右,称为一石。风调雨顺之下,大周百姓的小麦亩产多在一石左右,按照现代的算法,大概是亩产一百五十斤。
林蕴就瞧一位里长将麦粒倾入斛中至堆尖,拿着窄木板沿斛口水平刮过,多余的麦粒被扫落,再敲击斛壁,声音清脆,他道:“诸位可看好了,这是整整一石,毫无水分。”
将林蕴那一大片地的收成都这样称量一遍,再除以林蕴的亩数,便得出了林蕴的亩产。
里长宣布的时候,声音都带着颤:“林小姐今年在宛平的小麦亩产是一石六斗,比平时我们要高六成。”
此话一出,人群中炸开了锅。
纵是再不可置信,这亲眼所见、亲手称出的亩产也做不得假,里长当即感叹,林小姐不愧是神农弟子,这绝非人力能达到啊。林蕴也有些意外,她在给谢钧第一版的计划书中,保守地给了比百姓高三成的亩产,她考虑了可能遭受的自然灾害以及突发情况,她在宛平的麦子一切顺利,居然最后产量高了六成。
但仔细想想,林蕴又不意外,因为林园在宛平,走过来顺腿的事,宛平的地是她关注最多的了,从播种开始步步改良,尽可能在大周的自然条件下,优化种植手段和施肥安排。
在现代,小麦亩产一千四百斤都是常事,折算一下,她在大周的产量才二百四十斤左右,这还差得远呢。
没有化肥工业,也没有代代精选的种子,一千四百斤在大周是痴人说梦,只能说林蕴每年在一石六斗的产量基础上,努力往上够一够了。亩产一出,不论是周围瞧热闹的百姓,还是干活的佃农,亦是特地来见证亩产的里长,一个个对林蕴的眼神都充满了崇敬,狂热得让林蕴背上都有些发毛负责称量的里长眼睛都红了:“小神农,多出六成麦许多人都不用饿死了,此前我们许多人对您态度不够好,还望您能原谅我们,多教教我们如何耕和吧,求求您了。”
说完,这个头发半百的老伯直接跪在林蕴面前,行了一个大礼,紧跟着其他几个里长也互相望望,也跟着跪下,周围来瞧亩产的百姓也跪了一地。林蕴脸都涨红了,她连忙将为首的老伯拽起来,这老人家年纪不小,劲儿也不小,林蕴真是咬着牙才把他拉起来。
她红着脸胡扯道:“神农予我技法,就是让我代他在大周传播,只要我知道的,绝不会藏私,此前我在田间的举措大家有目共睹,明年大家也可以学起来。”
“我家中佃农都是跟着做的,知道的不少,我一人宣传不过来,会将他们也都派到你们各个村去,告诉你们如何做才能增产。”“大家都不用跪,都是种田人,种地可不靠膝盖,靠的是脚踏实地,只要你们肯学,我就愿意讲。”
何止啊,他们不愿意学的时候,林蕴也跟个唐僧一样追在他们后面念。那时候大概是有些伤自尊的,但她更想让百姓多吃两口饭,选择压下了那些委屈。
如今看着百姓们的信任,林蕴觉得那些委屈都消散了,她也亲手将她的自尊完完整整地找回来了。
并且"尊严"在外面流浪一圈回来,好似变得更坚强稳固了。大大大
林蕴在皇城的所有麦子都收完了,亩产最低的是一石四斗,最高的是宛平的一石六斗,虽然百姓们的麦田比她晚几天,还没有收割,但亩产一出,她这场种麦比试显而易见地赢了。
在丰收的喜悦之下,林蕴倒是不觉得累,这段时间唯一的烦恼就是宋氏说她变得更黑了。
林蕴倒是不觉得,她在现代可比如今黑多了,但显然和一身皮肤欺霜赛雪的宋氏,她说不出来自己不黑的话。
恶从胆边生,既然她一时白不回来,干脆带着宋氏一起出来晒,把她也晒黑了就好了。
几天下来,宋氏的确有了点变化,不过不是变黑了,是整个人松下来许多。她的眼睛里装下了更多的东西一一
有林蕴,有丰收的田地,有劳作的农民,有笑容洋溢的农妇……她的天地变得开阔了许多。
宋氏甚至开始主动出去走走,变得开朗许多,但林蕴却有了新的烦恼。百姓的麦子过三天才收,望着天边的粗鱼鳞状的云块,她有些担忧。这是强冷空气到来时出现的一种云层,预示着天气状况不稳定。但并不是有鱼鳞云就一定代表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