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入职
拿着新鲜出炉的诏书站在户部门口,明明来过不少次,门楣高悬的“户部”二字牌匾依旧,两侧的石狮子也依旧威严,林蕴却觉得还是有些不同。从前她只是“访客”如今她就要成为这官署中的正经官员了。进了门,通报过后,又是熟人文常春来迎,林蕴跟着他往里走,问道:“如今圣上封我为正六品司农丞,文司务你可知我的直系上官和下属都是谁?”文常春先是恭喜:“一上来就得了陛下亲授的六品,林大人日后定是前途无量,下官盼着大人平步青云,稍稍照拂下官一二呢。”道完喜,想到林蕴方才的问题,文常春露出一丝为难:“户部如今没有专门管农事的官,下官也不知道大人你直属上下级是谁。"<1林蕴有些诧异道:“怎会没有专掌农事的农官?当初我想在山西种玉米,谢大人在户部找了好几个人来跟我学?”
“那是谢大人听了你的想法,特地从户部的无品级小吏中选出来的。”在文常春口中,之前司农司撤了,户部接受了一小部分司农司的官员,并且他们也都不直接掌管农事了。
如今的户部除了尚书、左右侍郎这种二三品大员掌管全局,还设有十三个清吏司,分管十三省土地、户口、钱粮等。辅以掌管钱币发行、稽核公文、盐仓、银库的几个职能部门。
也就是说,林蕴这个司农丞,压根不在户部目前的官员体系里面,自然没有直系上司和下属了。
文常春领着林蕴去了户部正堂,他这小弟当得是心甘情愿,从前是因为谢大人倚重林小姐,可以通过讨好林小姐来讨好大人。如今林小姐也变成了林大人,她又极具才干,在她身边鞍前马后,就更有前途了。
谢钧听了通传,放下笔,抬眼看见林二小姐进来,想来当了官的确让林二小姐很高兴,她进屋的时候,喜悦溢于言表,连周围的浮尘都添了几分清亮。她兴冲冲地将刚得的诏书递过来:“谢大人,我如今是司农丞了。”分享完喜悦,她还不忘补充句:“前日大人说我日后早朝要候在殿外,看来还是你料事如神。”
那日不过调侃两句,她还挺记仇,就当是真心夸他的吧。谢钧接过诏书,一字一句地读过去,确保没漏掉她的一丝荣誉,看完他抬头称赞道:“日后要叫林二小姐你林司丞了,像林司丞这样的有才之士实在是很难被埋没。第一次破格授官,六品已然不错,日后早朝林司丞能在殿外站第一排。"<1
林蕴听见谢钧叫她"林司丞”,她从来没觉得谢钧这张能毒死人的嘴说话这么好听过。<1
等听到什么站殿外第一排,林蕴才觉得谢钧果然是谢钧,一个站殿内第一排的,夸别人殿外站第一排不错,多少有些阴阳怪气。不过谢钧这次实在有些冤枉,他确实觉得林二小姐此次得了六品官已然不错。在议论纷纷之下,陛下能给林二小姐的官职最高也就六品了,若是她在御前表现得差一些,那七八品也不无可能。
林二小姐的六品,已然证明她在面圣一事上表现颇佳。林蕴对做官一事很开心,但她还没被这喜悦冲昏头脑。方才多少是有些将谢钧当作朋友来分享喜悦,但想到正事,她拿出对待上司的态度,问道:“谢大人,我方才同文司务打听了户部的官职体系,有些不明白,大人当初将司农司纳入户部,可如今为何户部没有执掌农事的官员呢?”林蕴知道谢钧重视农事,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支持林蕴开展九麦法,但为什么又将专职的农官撤了个干净。
谢钧解释道:“在农事上,户部以督促、监督为主,具体实施是靠地方官员,是自上而下层层督促。”
“司农司在的时候,曾经专职设过劝农官,把农事职能从地方官员的手中拆出来,但我把司农司拢到手里后才发现,这官设得越多,劝农效果却越差。”本来本地知府能做的事,有了劝农官后,他要找知府请示,流程上绕来绕去,来回折腾百姓。
“当初邱义掌管司农司,手底下选出了一堆酒囊饭袋,不仅官多扰民,也没什么能力解决百姓遇到的实际问题。”
官又多,还爱瞎指挥,于是后来谢钧干脆把"劝课农桑"的职权直接归还到地方官员手上,也纳入他们的考核,户部只负责上层的监督管理。“当然这并不代表我是对的,只是在没有一个能服众并且能带来实际效益的长官出现之前,如今这样最为稳妥高效。”林蕴听了后表示明白,但她还得问一句:“那如今我是户部唯一一个专管农事的官员,我该找谁汇报差事,谁又是我的下属呢?”林蕴如今是个六品官,按理说她这话不该问顶头上司谢钧,但她方才和文司务再三确认过,谢钧的确是提前留了话,让她来了之后,直接找他报到。既然谢钧这个顶头上司要充当她入职的人事,此事她也只能找他问清楚了。早在老师给林二小姐谋求官职的时候,谢钧就已经想好了,他道:“小的事项你不用汇报,放手去做就好,大的事项你直接与我沟通,不用假手于人。”“按照老师的意思,你最终是要把司农司从我手里再分出去,我亲自监督你不为过吧。”
林蕴哪里敢觉得过分,连忙摆手:“和谢大人打交道我求之不得。”此话虽有夸张,但林蕴的确松了一口气。
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谢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