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托梦(1 / 2)

第135章托梦

翌日一早,林蕴便带着钱庄头上了谢钧的门。今日林蕴不再一身方便干活的布衫,而是换上了青色带补子的官袍。大抵是这几日跑过太多趟,门房一见到她就打开门就让她进。林蕴摆摆手,递出拜帖:“今日不是探病,来商讨公事,还请通传一声。”私事归私事,谈公事还是得走正式流程。

门房小跑着进去通传,不一会儿,严明出来,引着林蕴往里走。没有左转,而是一直往前走,这不是去卧房的路,林蕴皱了皱眉:“这是去正厅?谢大人今日就下床了吗?”

严明点头道:“大夫今早看过,说大人恢复得不错,能下床走动走动,左边胳膊别出力别扯动伤口就好。”

到了正厅,一股浓郁的药味涌上来,上首的座位已经铺好厚软垫和靠背,瞧见谢钧进来的时候,林蕴脑中公私分明的那根弦"啪"得一声断了,两步抢上前就要去搀扶。<2

他这脸色怎么瞧着比昨日差得多?

都这样了,大夫还允他下来走动?

谢钧看出林二小姐面上的焦灼,他借着林二小姐扶他的力道,微微侧身,凑近同她耳语:“别慌,一早严律拿粉抹成这样的。”压低的气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痒,林蕴既想躲开,又想揉一揉耳朵,但双手都扶着谢钧,总不能突然甩开,只好硬着头皮先将谢钧这尊大佛归位。1目光扫过谢钧“青白"的面色和"虚弱"的步伐,不仅严律手艺好,谢钧也是真能演啊,这装得也太像了!

一旁的钱庄头见两位大人凑近说话的样子有些傻眼,因为治水的功劳,谢次辅在江浙一带很有名气声望,当年的次辅还年少,就已经雷厉风行,积威甚重钱庄头曾有幸远远瞧过年少的谢钧一眼,少年人站在河堤旁,拿着御赐的宝剑,还带着点青涩的脸绷得极紧,目光沉冷,对着身后一群年过半百的官员疾言厉色。

钱庄头只看了一眼,就很快低头,他可不敢看那些大人们出丑,但脑子里忍不住在想,这人比他儿子也大不了几岁,怎么能这般厉害呢?如今钱庄头见到了年纪更长,位极人臣的谢次辅,发现他竟是温和许多一一他看林司丞的眼睛里都是带着笑的。

想来林司丞和谢次辅关系极好,钱庄头顿时觉得替林司丞卖命更有前途了,毕竞背景真的很硬!

等将谢钧送到座位坐好,林蕴揉了下发痒的耳朵,同他介绍道:“这是钱昌,杭州府皇庄的庄头,精通农事。”

钱庄头连忙跪地行了个礼,谢钧微微颔首,露出一点笑意:“虽然第一次见,但林司丞同我多次夸过你,林司丞儿时也是在杭州府长大的,想来回到故土,她与浙江百姓终归亲近,与钱庄头共事也融洽得很。”听到谢次辅说林司丞夸他,钱庄头顿时感动不已,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皇庄庄头,林司丞实在是待人以诚,为了报答林司丞的赏识,他应当更加尽心尽力才是。

等听到林司丞在江浙长大,钱庄头惊讶地望向林司丞:“林大人是在江南长大的?没听林大人说过?”

林蕴在现代是北方人,不过原身的确在杭州府长大,林蕴点点头,承认道:“是,之前大家没问,我也就没说。”其实是怕说多了露馅,虽然她有原身的记忆,但总归不是自己亲历,又不知道在江浙待多久,相处时间长了,怕给人瞧出端倪。她在皇城的时候,还可以假装自己的本领是在江南学的,如今已经到了“故乡″江南,那锅就没地方甩了。

一听是同乡,钱庄头又对林司丞多了一份亲切。钱庄头心想难怪呢!

北地佬怎么可能这么会种地,原来还是他们江南的好苗子,林司丞怎么不早说?<3

等他回去就要和皇庄那些佃农说这事,“小神农"林司丞其实是他们江南人互相打过招呼,谢钧便提起正事:“时间差不多了,林司丞讲一讲在浙江的农政吧。”

林蕴上前将提前准备的折子递上去,道:“这次来的时间不长,改良集中在浙江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上……”才刚起了个话头,严律进来提醒道:“大人,布政使到了。”正厅中的讨论暂停,很快一位身穿红色官服,留着长髯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这就是浙江布政使俞延儒了。

仅从外表的第一印象,这位俞布政使瞧着十分儒雅清正。光看外表,想不出这是昨日谢钧口中那个明面上“和光同尘”,暗地里“同流合污"的老油条。

林蕴作揖,钱庄头又跪拜了一遍,谢钧扶着椅子把手,虚虚站起来。俞延儒快步走近,瞧一眼谢钧的脸色,朝谢钧拱拱手,忙道:“谢次辅伤成这样,就莫要多礼了。”

谢钧也不坚持,当即就又坐下了,快得让林蕴怀疑其实谢钧根本没打算离开他的椅子。

自俞延儒一进来,谢钧便突然染上了咳嗽的毛病,林蕴的脸上非常自然地染上忧色一一

她怕谢钧假咳别将伤口给咳崩了。

不过谢钧大概也知道分寸,啜了两口茶,咳嗽渐止,他指着桌上摊开正在看的折子,同俞延儒道:“俞布政使亲临探视,谢某甚慰,然早前已约林司丞陈说江南农政。既定之事,还是公事,不宜延宕。此事关浙江农政,正需布政使参详,不若同听?议完公事我们再叙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