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候鸟(2 / 3)

来。是雁群,排列着标志性的楔形阵列;是成片的野鸭,队形更为密集纷乱;还有体型更大的天鹅,它们舒展着长颈和宽阔的翅膀。

这迁徙的洪流带着长途飞行的疲惫和不容置疑的目的性,径直压向村中广阔而美丽的湖泊。

领头的雁群率先降低高度,巨大的队列开始盘旋、解散。高亢而短促的鸣叫声在空中密集交织,是指引,是呼应。第一只雁收拢翅膀,落在水面时激起一圈涟漪。紧接着,第二只,第三只……成千上万只!仿佛天空向湖面倾倒。无数黑影如骤雨般落下。刹那间,“哗啦、“噗通”的入水声密集响起,平静的湖面被彻底打破,激荡起连绵不绝的波纹和细碎的水化。

它们几乎没有片刻停歇,一落水,便立刻投入到紧迫的觅食之中。整个湖泊变成了一处巨大而喧闹的觅食场。翅膀拍水溅起水花的“扑棱"声,满足的低声鸣叫,以及偶尔因争夺食物发出的短促尖鸣,混合着水波翻涌的声响,在寒冷的暮色中回荡开来。水汽、禽鸟的气息和湖泥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这宏大的场景让所有目睹这一幕的人都久久驻足,直到天色更加暗沉,几乎看不到它们活动的样子,宫知理才说:“回去吧。”村庄在渐深的夜色中亮起点点灯火,孩子们都在激烈而亢奋地讨论着这些长途旅行家。

他们很想了解这些鸟儿是什么鸟,它们为什么到这里来,会在这里停多久,它们吃什么?吃得饱吗?他们可以去喂喂鸟吗?孩子们的问题繁多,饭桌上从来没有如此热闹过,宫知理当了一次“百科全书"之后,决定等明年就送他们去上幼稚园,去折磨老师们吧。等他们在村子里上完小学,了解了社会常识,中学就去五条创办的学校去读书。

宫知理看着面前终于安静下来埋头吃饭的小孩们,在心里为他们规划将来。第二天去村里参加孩子们的七五三参拜活动时,村民们喜笑颜开地对她再次感恩道谢,宫知理问村长这是怎么回事,村长也笑盈盈,说:“以前村里的候鸟都只停留一晚就会飞走,这次白天却仍然在湖里休息觅食,大家都说这是因为湖泊里的食物丰富,它们才愿意多留一段时间,是好兆头。”尤其时间刚好卡在他们带着孩子去神社参拜的时候,这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他们普遍认为他们的孩子会在这富饶的土地上更好地生长。宫知理:某种意义上还挺有道理。

这次七五三,孩子们参拜的是村子里最近才建好的神社,里面该有的都有,供奉的是中规中矩的天照大神,他们修建神社的时候有问过宫知理,要不要迁居到神社后面,被宫知理拒绝了。

神社现在由村民们打扫维护,她才不要做巫女每天在神社里扫地。不过今天是来神社给孩子们赐福,她还是穿上了新买的巫女服。她将头发一丝不苟地束在脑后,宽大的白衣和长长的绯袴完全重塑了她的轮廓,遮掩了属于少女的纤细曲线,只留下一种庄重、简洁的几何感。领口高高竖起,只露出她线条清晰的下颌和浅色的嘴唇。村子里没有神官,流程简化许多,宫知理身着洁净的红白巫女服,独自立于神社简朴的拜殿前。阳光透过古树的枝叶,在她脚边洒下斑驳的光点。前来祈福的孩子们,穿着鲜艳的和服或羽织袴,由家人牵着手,带着几分好奇和紧张,依次走到她面前。

宫知理微微颔首示意,她手持一根细长的祓串,将祓串轻柔地在孩子头顶和身前左右挥动几下,口中默念几句简短的净词。本来还有向神明祷告的过程,但是宫知理自己都不信神明,她觉得村里的孩子们比起神明,向她祷告更有效,所以她省去这个环节,途中没有人提出异议,接着她从身侧准备好的漆盘中,取出一根长长的、象征长寿的千岁糖。糖用红白相间的吉祥图案纸袋精心包裹,末端系着细绳。她微微下蹲,让自己的视线与孩子平齐,然后将千岁糖递到孩子手中。“请收下这份祝福。”她的声音不高,清晰而柔和,如同溪水流过卵石,“村子会保佑你健康茁壮,平安喜乐,岁岁年年。”村子一她的领地,在她的领土生活,作为领主的她会抽空看看他们,他们少遭受太大的不幸。

没有村民反驳她的话,他们是真的觉得生活在村子里比哪里都要好。他们可以信奉神明,但也要务实一点。

孩子接过千岁糖,按照家长的教导,向巫女行一个简单的鞠躬礼。宫知理也微微欠身回礼,脸上带着一丝温暖的、鼓励的笑意。仪式到这里就完成了。村里的孩子们有的能参加七五三,有的因为年纪不对,只是站在空地边围观,明年才会轮到他参加七五三的孩子羡慕又期待,抓着妈妈的手问:“我明年也能穿新衣服、在宫大人手里拿到千岁糖吗?"他的眼里是热乎乎的期待,得到家长肯定的答复之后,他又忍不住踮脚向前望,仿佛能看到明年的自己也站在那里的场景。

而去年刚过了七五三的八岁女生就有些郁闷:去年的七五三是在町内神社过的,她更想被宫大人赐福…

即使是最调皮的男生,在这时也会安静下来,不会对仪式中的孩子发出嘲笑。

虎杖对伏黑惠说:“我们明年就能参加了。”伏黑惠小声"嗯"了声,家里菜菜子、美美子姐姐和津美纪都要长到七岁才能参加由知理姐姐主持的仪式,他们两个人明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