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寄托在她元神之中的鸿蒙紫气,应声飞出。
“凝!”
女娲轻叱一声。
她自身的【造化天道】,与刚刚获得的【人魔之祖】业位所带来的无量魔道气运,以及她身为人族圣母所拥有的海量人道功德,三者在这一刻,以鸿蒙紫气为核心,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轰——!
又是一枚全新的、闪耀着七彩光辉、却又蕴含着一丝幽暗魔性的无上道果,凝聚成形!
“啊?又……又是一个功德道果?”
洪荒世界中,那些还在为元始天尊“大道三证”而感到震撼不已的诸神,此刻,彻底麻木了。
这才过了多久?
元始天尊那边带来的震撼还没消化完呢,女娲娘娘这边,反手就又捏了一个功德道果出来!
“这就是……已经证得了太易教主的圣人吗?”
诸神们下意识地看了看仙雾缭绕的太素天,又看了看清气弥漫的玉清境。
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他们与这些早已登临大罗第五境的教主们,玩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游戏!
就在整个洪荒,都沉浸在圣人接二连三展现神威的巨大冲击之中时。
东海,人族祖地。
那位一直以来,似乎都在人族之中“无为而治”的太上道祖,于那棵大芭蕉树下,悠然转醒。
他的眼中,没有日月星辰,没有万象生灭,只有一片返璞归真的“无”。
“时机已至,吾道,将成!”
他轻声自语,声音平淡,却仿佛引动了天地间所有“道”与“理”的共鸣。
他缓缓起身,对着身边那位一直侍立在侧、眉清目秀的少年说道:“玄都。”
“弟子在。”玄都立刻恭敬地行礼。
“随为师,回山。”
太上言罢,便信步向着宫外的青牛走去。
早已等候多时的青牛,欢快地打了个响鼻,亲昵地蹭了蹭太上的道袍。
太上骑上青牛,玄都紧随其后。
师徒二人,便这样慢慢悠悠地,朝着首阳山八景宫的方向走去。
在他们身后,以人族三祖有巢氏、燧人氏、缁衣氏为首的无数人族贤者与部落首领,自发地跟随着。
为这位传下金丹大道、教化人族无数岁月的圣人送行。
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
直到快要抵达首阳山所在的独立道域,被无形的阵法所阻隔时,他们才停下脚步,依依不舍地看向渐渐远去的背影。
“我等,恭送圣人!”
送行的队伍中,几位人族贤者聚在一起,轻声交谈着。
“《山珍海味经》,送给玄都了吧?”有巢氏问道。
“送了,送了。”燧人氏笑着回答,“我看玄都那孩子,还挺喜欢的,一路上都在翻看呢。”
“那就好。”缁衣氏欣慰地说道,“希望他能跟着圣人,将我们人族这独特的烹饪技巧,与圣人传下的炼丹之道,好好地结合起来,将我们人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
“放心吧,玄都那孩子,悟性极佳,肯定能办到的。”
一众贤者,对这位人族唯一的圣人弟子,充满了无限的期望。
此刻,天地之间,无数神圣的目光,也都聚焦在了首阳山之上。
有言道,三清一体。
如今,元始天尊已经立教,女娲娘娘也紧随其后,展现了圣人威仪。
那么,作为玄门三清道祖之一的太上,总不能一直默默无语吧?
果然!
在太上回到那清静无为的八景宫,并让玄都也亲身体悟了一番“八景”之玄妙后。
他忽然停下脚步,对着身旁那头因为终于回到家,而正欢快地甩着尾巴的青牛,喊了一声。
“阿牛。”
“哞~~”
青牛疑惑地转过头,看向了自己的老爷。
太上微微一笑,温和地问道:“我曾与你说过,我这八景宫,名为八景,实有第九景,你可还记得?”(详见第134章)
“第九景?”一旁,刚刚从悟道状态中清醒过来的玄都,恰好听到了这句话。
他那双如同黑宝石般赤诚的眼眸中,瞬间充满了无穷的求知欲。
听到这个问题,青牛激动得都说出人话来了。
“回禀老爷!阿牛,阿牛记得!”
“老爷曾说,这第九景,名为‘鸿蒙无量,众妙之门’!若能得见此景,便可推开一切大道之门,窥见宇宙最终极的奥秘!”
太上闻言,抚须哈哈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欣慰。
“好好好!不枉我昔日对你的一番教导与点化。”
说罢,他转过头,慈爱地看着玄都。
“玄都,待会儿,你可要看好了!”
“为师今日,便带你们一同领略这门后的风景!”
“嗯嗯!”少年用力地点着头,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一旁的青牛,也瞪着一双铜铃般的大眼睛,充满了期待与激动。
太上不再多言。
他缓缓展开了一幅图卷。
图成阴阳,黑白二气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