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武侠修真 > 国潮1980 > 第四百二十章 捞肥了

第四百二十章 捞肥了(2 / 3)

> 光大年初一头一天,聚敛起来的硬币,就超过一千七百多块啊。

这事儿说出去大概都没人信。

合着就为了讨个吉利,求个好运。

居然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个游客白白扔了三分钱。

这手大不大?

那十五天合算下来,又得多少钱哪!

而这笔钱连数儿都没有,自然没必要入账啊,也就成了宁卫民的私人收入。

与之类似,宁卫民把一些公园商亭里的零食、玩具和自家的烟酒、旅游工艺品聚集在一起。

随便让人摆的两个套圈儿摊儿,居然也收获颇丰。

别看两毛钱仨圈儿,这么一扔,收费似乎不高。

别看头奖二等奖也就是三盒价值一块六外汇券的希尔顿,以及一个斋宫标价十块的石雕烟灰缸。

可问题是人越穷,博彩兴头就越高。

再加上宁卫民的摊儿又是独家垄断性的经营。

那大队排的啊,头一天下来,两处加在一起居然就获利一千出头。

吓人不吓人啊?

而且必须得说清楚了,宁卫民是输得起的人。

何况图得本来就不是盈利,而是聚拢人气。

他是绝对没弄虚作假,甚至还巴不得有人能赢的头奖,引人瞩目呢。

要说他唯一动了点鬼心眼的地方,也就无非规则里加了一条。

套中过三等奖以上的人,如果还想再套,每胜一次,就必须得往后退一米罢了。

结果就凭这个,套圈儿摊儿胜算就维持在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啊。

他是既赚了人气儿,也赚了大钱啊。

但这还不算什么呢。

要知道,宁卫民可是连张士慧,带罗广亮的一干兄弟都招引来了。

他假公济私地给他们划分了最好的位置,那钱简直是赚海了。

张士慧这边,别看那些库存的廉价烟酒是赔着往外卖的赔钱货啊。

但出货速度和折扣的程度可远超平日的经营。

赔的少是卖的多,没出五天呢,库存就见底了。

临时联系的黄新源,连夜放货才接上。

那这样的销量都转换成高档烟酒,不都是钱嘛。

就这十五天,真顶平日里干一个季度的了。

罗广亮那儿就更顺当了。

本身棉织品就涨了价儿了,价钱只要卖的比商店低,不愁没人要。

结果他们把宁卫民囤积的那些棉织品这通卖啊。

不但缝纫社库存基本都抛售光了,就连米婶砸手里那些化纤布,也借着这机会顺带手给清了盘。

算是成功宽慰了米婶儿的心,很及时的化解了这老太太的心头之患。

反正归了包堆儿,这些要都算在一起吧。

宁卫民通过这庙会捞到自己手的净收入,那差不多就达到十五万了。

值不值?

私人合适吧?公家同样很合适。

来逛庙会的人,是饿了吃,不饿也吃,反正逛庙会少不了吃。

品尝各种京城风味小吃,是京城人逛庙会的一大嗜好。

而且糖葫芦、风车、气球、毽子、空竹、风筝等摊位是做吸引小孩子的地方。

孩子们都会来挑选自己心仪的玩意儿。

服务局下属的饮食店、工艺品商店。

天坛公园的汽水、面包。

甚至是那些耍手艺的私人小贩,一律全卖疯了。

疯到什么程度呢?

别的不提,就说冰糖葫芦的和手工风车这两样东西。

作为庙会上最具代表性,也最让孩子们难有抗拒力的东西,完全就是供不应求。

大年初一的一个上午过去,经营这两样东西的小贩们,两千多串的冰糖葫芦就都卖光了,几百个手工风车也告售罄。

当宁卫民发现那帮小贩们这就要走,而且得知他们还都没存货的情况。

甚至由于缺乏材料,小贩们回去也没法赶做的时候。

宁卫民当时就心急起来了。

因为要没了这两样东西,那这游园会哪儿还像个样子?

过年嘛,人们来逛就是要放松心情,高兴地玩玩儿。

什么好玩儿就玩儿什么,哪儿热闹就凑到哪儿看热闹,不怕花钱。

你不能让游客连最基本的消遣玩意都买不到啊。

那不就砸锅了嘛。

于是就为这事儿,宁卫民临时联系

最新小说: 携子逼婚你不娶,相亲另嫁你急什么 徒儿已无敌,带着六封婚书下山吧! 藏起孕单,陆总离婚请签字 重生成反派富二代他爹 校花别追了,我只爱我的高冷女神 都重生了,老娘嚣张一点怎么了 苏小姐马甲被爆,全京城都跪了! 小可怜被赶出门后,成了豪门少奶奶 都如你们所愿了,你们哭什么? 穿越七零后,我被糙汉老公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