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文书院 > 武侠修真 > 国潮1980 > 第七百七十七章 踩岁长青

第七百七十七章 踩岁长青(2 / 3)

拉撒玩乐睡觉,什么也不干。怨不得谁都想过年嗯?”

“只是大多数人家都有账逼着,人荒马乱的年代,真有条件,能安心享受的人,终究还是少数。所以这也就怨不得,旧时的人好像财迷大爷一样了。一到年关,永远盼着发财。在过去的年下,人们一见面,噼头第一句,那就是‘见面发财’。要不就是‘恭喜发财’。过年吃饺子,也非得说这饺子叫‘元宝’。”

“就连除夕夜的五更饺子里,也必须得包个小钱儿才讨喜。多是光绪通宝或是半拉子儿。弄得连孩子吃饺子都争着抢着,谁都想吃那个小钱儿,图个来年吉星高照,财运当头。可结果却是,越想吃的人就越吃不着。别处不说,咱就说说宋先生家,每年除夕饺子包的小钱儿,最后吃过饺子,都是被我发现,落我手里了。知道为什么吗?”

或许师徒俩真的再某种程度上心意相通。

听着老爷子的讲述,宁卫民才刚刚想到了保持传统需要经济支柱的问题。

没想到老爷子话锋一转,就说到了为什么国人过年,总盼着来财,离不开一个钱字儿了。

合着如今计较起来,其实也有一定的原因,是不堪回首的年份里,人们让“穷”字儿给逼得呀。

尤其冷不防,最后听到老爷子还问了自己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宁卫民也不由开动脑筋,苦思冥想起答桉来。

“您是作弊了吧?做了记号,或者故意把包了钱饺子留下……”

“瞎掰,那饺子包的时候就混在一起了,送进厨房去统一下锅,再拿笊篱捞出来。我能找得着是哪个?”

“那……那就是宋先生作弊呗,他故意留下来,单煮出来,给您吃的……”

“没有的事儿,宋先生累不累啊,就是对他亲儿子也不至于。何况我一个小学徒。”

“要不就是饺子是您端上来的,从厨房出来您就紧着踅摸,能透过饺子皮的形态发现钱币踪迹……”

“去你的吧,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事儿?”

“那……那我真想不出来了。总不能归于是您运气好吧?”

眼瞅着徒弟想了也白想,最后不得不认输,康术德一下就乐了。

“哈哈,你小子总是自诩聪明,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想不透。”

跟着答桉揭晓,“得,就告诉你吧,怎么回事啊?就因为宋家过年的饺子要求薄皮儿大馅儿。而包饺子的日本太太又太听宋先生的话了。你想啊,好好的饺子,皮儿要太薄了,一不留神还破呢,就别说那带钱的饺子了。每次除夕,别人包的饺子都没事儿。唯独日本太太动手包饺子爱破。每次,还都是她放进钱去。结果,那钱就得掉锅底。我喝饺子汤捞出过一次,就回回都知道去哪儿找钱了。”

这个答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登时让宁卫民也笑了。

并且挑起大拇指来,由衷的捧场。

“师父,您可真有造化!您这段子够可以的,和马三立的《家传秘方》都差不多啦。足能编个相声小段儿的了!”

就这样,师徒俩说说笑笑,聊着闲篇儿过了半宿。

等到罗广亮陪着家人吃完了年夜饭,晚上八点多钟过来的时候,他们爷儿俩这劲头还没过去呢。

恰巧此时,老爷子才讲过旧日守岁,大人小孩为了熬夜消磨时光的种种游戏。

宁卫民便来了兴致,非求着老爷子按照过去的方式,也带着他们俩亲身感受一下。

康术德推辞不过,就让宁卫民去拿个大点的碗来,自己去取了三个骰子,教他们玩儿“赶猴儿”。

这是过去以骰子点数多少论输赢的一种骰子游戏,多少人都能参与,但必有一人当庄。

规则也很简单。

当庄的,就怕掷出一点的“眼儿猴”,也怕掷出“幺二三”,这叫“小鞭儿”。

或者是“二三四”,这叫“蹭”。

这几种都是要通赔的。

最好的一掷是“天猴儿”,或“四五六”的“顺儿”,再不就是三个一样的“暴子”。

那才是“大获全胜”的吃通。

要是嫌这种复杂,还有一种两个骰子的简单玩儿法,来掷“七续,八拿,九端锅”。

什么意思呢?两个骰子,最多也就一共十二点。

玩儿的时候,参与众人约定一个金额,各放一份儿。

谁扔出七点,再放进去一份儿。

谁扔出八点,拿回一份儿。

真能扔出九点的,不管锅里有多少,是一礼全收。

而除了七八九的点数,其他全都不算,再行重掷。

于是后半宿,这一老两小就算是有事儿干了。

最新小说: 苏小姐马甲被爆,全京城都跪了! 携子逼婚你不娶,相亲另嫁你急什么 小可怜被赶出门后,成了豪门少奶奶 都如你们所愿了,你们哭什么? 藏起孕单,陆总离婚请签字 都重生了,老娘嚣张一点怎么了 重生成反派富二代他爹 校花别追了,我只爱我的高冷女神 穿越七零后,我被糙汉老公宠上天 徒儿已无敌,带着六封婚书下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