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些例子,为何恶人向佛可免罪孽,而不是受罪之后可得向佛的机会?此言一出,云端的菩萨罗汉们纷纷让金蝉子住口,此乃大不敬。正因众生平等,所以恶人向佛不会拒之门外,给了向善的机会,才会减少罪恶。“如此对善者,又是否公平呢?”
便有菩萨罗汉说,佛法神圣不可质疑,这与盂兰盆会的错误考验完全不同。金蝉子是佛祖的二徒弟,更该清楚这道理才是,人人可以向善,便是平等。金蝉子之前与观音菩萨讨论了佛法陈旧之后,心里就坚定了一个想法,正是燃灯与弥勒所说:点醒佛祖。
正因为自己是佛祖的徒弟,才更该保证佛法的威严,褪去陈旧,向完善而去,维护恩师的庄严肃穆。也是希望佛法能够传遍四洲,而不是因为存在谬误受阻。
可是,佛法岂能更改?因为一个尚未得正果的弟子,而进行修改佛法这样的大事,便是天大的乱子了。佛祖全知全能,所修佛法必然也是如此,必定一开始就是完美无缺的。
金蝉子与几位菩萨罗汉辩论,其中有一位伏虎罗汉脾气暴躁,因意见不合竟与金蝉子斗起来。
原本已经放弃赴盂兰盆会的观音菩萨担心金蝉子多言出事,前来想要制止,却不料已经打起来。
观音出手拦下二者,抬手与佛祖及诸僧见礼,说:“金蝉子所言,是与贫僧辩法而知,是贫僧有疑问,非金蝉子。”“大士。“金蝉子见事态严重,后悔鲁莽前来点醒。而观音菩萨亲口说质疑佛法,霎时让殿中诸僧佛心破碎,他们信奉的佛法根本乃是佛祖,而阐释佛法的代表则是观音菩萨,佛祖如果和观音菩萨的佛法不同,他们又该如何?
便有了辩法大会。
阿丑听完灵吉菩萨的解释,又问:“现在辩得怎样了?是不是我老婆赢了?”
灵吉并未回答。
高台上,佛祖双手禅定,眉目庄严慈悲,缓缓张口说:“佛法无边,盖有过去、现在、将来,尊者此时觉得谬误,未必将来之谬误。”观音则说:“佛祖定下佛法宗旨之时,已遥远千万,正因佛法无边,累年光大,更该除弊改新。时为人法,非佛法,此觉悟大乘,当作完善佛法。”佛祖并未立刻回答,此顷刻的犹豫,便说明动摇了佛法的根基,佛祖也认同佛法之中存在陈旧之谬误。
“……“佛祖突然睁眼,又无奈缓缓闭眼,沉沉道,“祸至矣。”在座者面面相觑,不知祸事为何?
天上金灿灿的云光逐渐转为沉重的乌黑,雷云闪动,天空裂出一道口子,一团黑色的云缓缓飘下,盘旋在佛祖头顶。呼咧咧的风将悬在高台两侧的佛幡吹得翻动狂舞,像是一条遇到危险挣扎着想逃开的蛇。
“糟了。“文殊菩萨轻呼一声,普贤灵吉也眉头紧皱,已经落到地面准备保护僧侣们。
其他佛菩萨罗汉也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少许惊慌后,竞都纷纷怒视阿丑。
阿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觉得那乌云看着就不是好东西,盘旋在高台之上会不会对老婆不利?
她牢牢拽着青牛的缰绳,心想一会要是真有什么不对劲,就让青牛撞过去,自己拉着老婆就跑。
“那个乌云是什么?"阿丑问迦叶。
迦叶说:“是魔王波旬。”
和道家的三十六重天相似,佛家有二十八重天,其中欲界有六重天,掌管欲界者便是魔王波旬。他憎恨佛法,杀害僧众,以诋毁、败坏佛法为乐趣,曾在佛祖成佛之前几次三番设计想要陷害。
佛祖成佛前后,与波旬多有对话,最终佛祖以末法时代的预言辩论赢下波旬,将波旬永远封锁在欲界之中,只要佛法坚定,波旬就永无出头之日。今日因辩法大会,佛祖认同佛法存在陈旧需要修整完善,却也的确是动摇了佛法的根基,使得伺机已久的波旬终于等到了机会,离开欲界来到灵山。“是魔王波旬--是波旬一一"僧众里有人惊呼一声,有些的僧人盘膝坐下念诵佛经,有的僧人扭头就跑。
黑漆漆的云逐渐幻化出一个人形,竟也是盘膝而坐的姿态,满头疙瘩,一尊黑漆漆的黑金佛。
阿丑眨眨眼又问迦叶:“怎么除了黑了点,和疙瘩头长得一样,连疙瘩头都一样。”
迦叶皱眉,说:“这是波旬的惯用伎俩,他常扮佛祖,他的弟子扮僧侣,混在伽蓝之中败坏佛法。“迦叶看向阿丑时也带了恼怒,眼里嫌弃厌恶越来越多,“此都是你的罪孽,若不是你让大士存了私心,大士岂会与佛祖辩论?佛祖向来尊重大士,才会考虑话语的对错,叫魔王有了可趁之机。”不仅仅是迦叶,甚至就连普贤文殊和灵吉看向阿丑时的视线都带了敌意。阿丑眉头紧皱,不觉得自己有错,更不觉得老婆有私心。她低头看向青牛,本想让青牛这个外牛说句公道话,却见青牛也恨恨盯着自己。“阿弥陀佛。“忽一声沉沉雷音,金光穿破黑云,天光又洒落下来。.……“在座诸僧皆盘膝打坐念经护体,意识到刚才竞着了魔王的蛊惑,可因为此时正在辩论佛法是否完善,而佛祖又肯定了佛法存在陈旧之弊,导致佛法对付波旬时也减弱了许多力量。
这种落差,又不由地要找个怪罪,视线就忍不住往阿丑身上移。波旬缓缓往下飘,与佛祖并肩,说:“辩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