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罪行
“皇后后来追查到,孙大娘最后死在了姚伯山门前,与一个婴孩双双毙命,误以为项伯母诞下的死婴便是她的女儿。事情本该就如此结束,但姚世伯替孙大娘收尸下葬的行为引起了她的怀疑,担心孙大娘在死前与姚伯山产生了什么交集,说不定姚伯山已经从孙大娘口中得知了她狸猫换太子的秘密,便一直在想法子除掉他,但一直未找到合适时机。”
“……直到辰王谋逆案。”
如今调查此事不必再避着皇帝皇后暗中进行,林欢见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所有的人手,真相是比姚喜知意料中来得还要快得多。她听完,沉默良久,抬手擦了擦自己发涩的眼角,指尖触及竞是一片干涸,再挤不出一滴泪来。
林欢见轻轻握住姚喜知的手,正欲开口安慰,姚喜知却已经抬起头来,勉强地扯了扯唇角,摇头道:“我没事,你不用担心……我已经不会为她难过了。或许是因为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姚喜知听到林欢见讲起这些时,竞然并不觉得多震惊。
又或者一如她此前所说一-真相是如何,余从筠又如何,对她而言已经不重要了。她只需要项琼思这一个阿娘,以及公主的身份,仅此而已。“我只是替我耶娘难过,他们好心收留路边即将冻死的孤女,却没想到最后因此沦落到了家破人亡的下场。”
姚喜知望向窗外的远方,甚至,她这个女儿,都已经快记不得他们的模样了。
姚喜知自以为自己可以对余从筠结局如何冷眼旁观,甚至只想见到她自食其果,但晚上林欢见离开时,姚喜知仍是忍不住叫住他,声音低得几不可闻:“皇后…会死吗?”
林欢见转身回头,身形隐在黑暗中,面庞又被月光照亮,认真看着她,轻而有力道:“如果你需要她活着,那她便不会死。”大
七日后,紫宸殿传出消息,皇帝下旨,废黜皇后余氏,贬为庶人,终生禁足于太极宫深宫别院,不得迈出一步。
此事一出,宫中顿时掀起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在议论余氏所犯罪行。但因为朝廷对姚喜知与李忱的身份早已有了对外的说辞,故而只宣称是余从筠因一己私欲诬陷忠良,还了姚伯山一个清白,任由众人猜测如何,也未曾提及姚喜知的真实身世。
姚伯山一个芝麻大小的官如何在余从筠轻描淡写几句话间就断送了性命,自是无人关心,所有人都只将目光聚焦于余从筠。甚至有人还觉得就因为这么无关痛痒的一件小事,皇帝竟然废黜皇后,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些。
外界的流言纷纷扰扰,但都于姚喜知毫无瓜葛,她只在明德寺的佛堂前,在缭绕的檀香烟气中,对着庄严的佛像祷告了一整日。直到林欢见遣人来告知她,明日一早,余从筠便要被说是护送,实则押解着前往太极宫。
第二日姚喜知天不亮便醒了,却梳洗后只坐在窗边,望着外面的院子出神。从天色还是漆黑的,到微微泛起曦光,再到天光大亮,念巧见姚喜知一直怔怔望着窗外,多少知道些她的心事,在她身边小声道:“公主若是念着,倒不如前去送皇后殿下一程,无论是有道别的话,还是无法释怀的过往,说出来,总比憋在心里好。”
姚喜知回头看向她,眸光微微颤动。
余从筠是从大明宫一个偏僻的侧门离开的。姚喜知匆匆赶到宫城侧门时,余从筠早已褪去皇后华服,换成了一身素淡的布衣,正一步一步步履缓缓往出宫的马车走去。姚喜知远远与她隔了好一段距离,嘴唇动了动,想叫住她,但嗓子眼中仿佛堵住了什么,发不出声。
余从筠似乎心有所感,回头看,正好与姚喜知的目光对个正着。余从筠脸色微变,朝身边押送她的侍卫低语了几句,那侍卫朝姚喜知的方向瞥了一眼,勉为其难点了下头。
余从筠调转方向,朝姚喜知走过来。
看着她离自己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姚喜知手握成拳,指尖掐进掌心,说不清心底是恨意更多,还是难过更多。
余从筠在她身前站定,姚喜知本以为她会说什么对不住自己的话,却没想到,她开口第一句便是:“姚喜知,你好狠的心。”姚喜知心头一颤。
余从筠冷漠的神情,打碎了她心底最后一点对母亲的期盼。“我,狠心?"姚喜知喃喃重复几声,随即怒极反笑,“你当初为了所谓的皇位要杀我,如今你自食恶果,反而怪我狠心?”“当年?"余从筠愣了一下,“你是我十月怀胎诞下的骨肉,我怎会忍心害你性命!”
“不过是那个自作主张的稳婆听了些捕风捉影的流言,便擅自从我身边带走了你!"余从筠眼中满是痛心与失望,“你就如此听信了那些外人的挑拨!”姚喜知听了她的话,却没有余从筠预想中的触动。依然是平静地看着她,静得令人心慌。
余从筠看姚喜知毫无反应,咬牙道:“我知道是林欢在帮你。如今圣人病重,太子被废,朝中大权已被众臣瓜分,而林欢手上更是把控了绝大部分政权,若不是林欢暗中调查这一切,向圣人揭发,我也不会沦落至此地步!你明明可以阻止,为何对我赶尽杀绝!”
“是我让林内侍尽管将当年的事如实禀报给圣人,可那些事难道不是你自己亲手所为?这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