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想了想,自己还是早早的去吏部交割大印吧。
趁着皇帝高兴,自己也得空休息一阵,好好陪陪黛玉她们。
礼毕之后,皇帝起驾回宫。
鸿胪寺传唱,百官再度跪下送别。
跟着,众人从太庙向着自家而去。
贾环在百官或敬畏、或羡慕的眼神中,向着吏部而去。
他前去交割都督、节度使、经略三个印信。
吏部衙门内外挤满了人,各级官员都以能见到新晋王爷为荣。
尚书亲自主持交割,态度恭敬得近乎谄媚。
他心里也有些害怕,生怕得罪了这位新晋郡王。
毕竟凡是有心人都清楚,升爵位而夺职位,本就是制衡的手段。
可贾环脸上挂着公式化的微笑,应对得体,并不多言。
他已经能清晰的感觉到权力转移间的微妙变化。
众人对他的崇敬更多。
但相比在登州,绝不是那令行禁止、一言决断的情况。
贾环交了引信,拿着郡王金印,出了吏部。
他心中并不失落,恰恰相反,他心里有数。
三韩既灭,倭国一定坐不住。
大乾除了他之外的将领贾环都清楚的很,没了他这块遮羞布,恐怕仗不好打。
将来还有用到他的地方,等倒时候再说就是。
早有礼部官员在外面等着。
册封郡王没有游街。
只有伞盖仪仗等护送回府。
出了吏部,已有马车等着贾环了。
贾环向着王府而去。
等到礼部官员扶着他下车,定国府门前的匾额早已换成了“定远王府”。
府门焕然一新,匾额上四个赤金大字熠熠生辉,好不气派。
照的门房管事的脸上也反射着光。
贾环的定远王府大门前,各官员早已携礼而至。
贾环叫阿桂一一的接下,一并记下,之后回礼。
众人纷纷上前,问设宴时间。
贾环推辞道,“时间未定”“实在对不住,刚回神都,之后定下来一定下帖。”
一一的回绝推辞了。
再度转身,只见阿桂凑了上来,悄悄的对着贾环道:“隔壁府上的老太太也来了。
大伯老爷,大老爷,也过来了。
正在前厅侯着。
说是带了礼物,前来给老爷贺喜。”
贾环笑道:“他们这可不是贺喜,是来赔罪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