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晚宴结束,贾母拉着贾环道:“王爷,我给东大院收拾出来。
你就留在这住一宿如何?”
贾环摇了摇头:“不了,老祖宗,还得回去抱英哥儿呢。”
“是,是啊。”
贾母的眼神一暗,顿了一下,跟着对贾环道:“去吧,快回去吧。
玉儿她们该担心了。”
贾环微微颔首,和贾母的等人作别,回了自家的定远王府。
天色不早,贾环早早换了衣服,洗漱完毕,拥着林黛玉躺下。
林黛玉像是知道贾环心事一般:“怎么了?”
贾环想了想,对着林黛玉道:“陛下不信任我。
可是倭国不打不行。”
林黛玉的在黑暗中沉默。
只有她的呼吸,像是清风一般,拂过贾环的面庞。
贾环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林黛玉的手轻轻的抚上了贾环的脸庞。
“你我夫妻,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有什么事你便直说,不用藏着掖着。
你看你这样子,哪里还有一点郡王的样子呢?”
贾环微微的低头,用自己的额头抵在林黛玉的手上。
他的叹气声像是从另外一个世界传来。
贾环对林黛玉道:“是郡王却不上朝。
地方要职也没有,哪怕飞熊军,也是在南军校场,由彭将军领着。
一到了朝有棘手,便唤我过去,我”
林黛玉的手指轻轻的点在了贾环的嘴唇:“这些我都知道。
可你既然是朝中重臣,早应有准备。
对么?”
贾环微微的点头,跟着道:“我欲行王翦旧事。
想让你在正月十五抱着英哥儿去宫里走一趟。
等你回来,我也会上奏请皇庄良田,英哥儿职位,你的诰造命……”
林黛玉听闻贾环的话,微微的吸了一口气。
只是灭个倭国,居然就要做的如此份上?
不过聪明如她,很快想通了其中关窍。
她对贾环道:“恩,我明白了。
不用你给内务府和礼部上折子。
我用诰命身份给府部写信吧。
终究是后宫的事,你不要来参和。”
贾环微不可察的松了一口气。
他用手紧紧的握着林黛玉的双手。
“多亏了你………”
林黛玉摇了摇头:“既为诰命,蒙受皇恩,自然也是朝廷中人。
这么大的家,怎么可能只让你一人在外顶着。
这都是应该的。
像之前那在家中闲乐的日子才是怪日子。”
贾环微微的笑了笑,心安之下,和林黛玉说了两句,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林黛玉早早的起来。
她起身来到屋外闲坐,听到动静,紫鹃和雪雁过来给她梳头打理。
林黛玉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微微的挑了挑自己的烟眉。
紫鹃看着林黛玉的神情,微微笑道:“王妃今日看着比往日有精神。
想来是月子的郁气大消了。”
林黛玉轻轻的打了一下紫鹃:“瞎说。”
紫鹃和雪雁对视一眼,轻轻的笑了起来。
林黛玉起身,穿好衣服,对着紫鹃和雪雁道:“今日的请安不在后院,去定忠堂后面王爷放书的院子。去叫符嬷嬷给英哥儿抱来,再拿纸笔来。”
二人应下,知道这是有大事了,赶紧去办。
林黛玉带着其余的丫鬟们先行一步,向着定忠堂的方向而去。
一进定忠堂后院,院子里似乎自带着一股书香。
林黛玉坐在首位,自有紫鹃和雪雁安排的丫鬟匆匆过来给她送纸笔。
林黛玉接过纸笔,仔细掂量起来信稿。
她落笔道:“臣定远王林氏妻伏惟恭请陛下、皇后圣仁安……”
草稿上落了一字又一字。
没有【文心雕龙】,但她落笔的信,却在她一点点的修改中,越来越得体。
她把最后一个字也写完的时候,放下笔,抬起头,只见堂前已经坐满了人。
身侧是薛宝钗、薛宝琴、秦可卿。
身前两侧,尤二姐、尤三姐、迎春、邢岫烟等人。
她们见到林黛玉望来,齐声问好:“给王妃请安。”
林黛玉微微颔首。
等到这一群亲故问完,跟着的是家中后院嬷嬷大妇问好。
林黛玉再应下。
她对众人道:“若是寻常,这早上的问安,能免就免了。
你们各自忙去,我也落个清净。
只是今日有一事,却是不跟你们说不行的。
王爷报君之心日切,而朝野议论之声愈盈。
今年中秋佳节,我要修信一封,抱着英哥儿入宫去。
除了原本的礼物,还要临时多备些。”
薛宝钗连忙应道:“这算不得什么事,把仓库之前收着的东西拿出来就是。”
“宝姐姐说的极是。
跟着还有一件事,本次入宫,英哥儿可能会在宫内久住。
到时候,我请隔壁府的元春姐姐教教你们,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