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儿,辛苦了!手艺见长啊!”李卫东拿起筷子,先给妻子碗里夹了一大块油亮的腊肉。“快尝尝!”陈雪眼睛亮亮地看着他。
李卫东把那腊肉吃下去,咸香可口,蘑菇带着山野的清香,味道很好!“真香!比厂里小食堂强多了!”他由衷地说。
陈雪夹了一筷子煎蛋放到李卫东碗里:“你也多吃点,这些日子都瘦了。
以后当主任了,更得注意身体,别像以前那样熬夜了。”
她的关心溢于言表。
“嗯,放心!以后有组织大家一起干,不会那么拼了。
倒是你,好好养身体,给我生个胖小子或者贴心小闺女!”李卫东一边应着,一边也给陈雪夹菜。今晚中院很热闹,几乎各家能出来的人都聚到了当院,围成一圈,坐小板凳的,蹲着站着的都有。大家的目光集中在大槐树下的方桌旁一一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忠、三大爷闫阜贵三位管事大爷稳稳坐着。
院子中间挂着一条红纸写的横幅,墨迹未干,写着:“热烈祝贺李卫东同志荣任技术科主任”。这个全院大会开得有点突然,但目的是明摆着的。
三位大爷明显是想在李卫东下班到家前,把邻居们的情绪鼓动起来,好好捧一捧这位新主任。“大伙儿都静静!静静!”
闫阜贵站起身,尖着嗓子压住吵闹声,他扶了扶眼镜,“今儿开全院大会,就为一件事!咱们院出了大人物了!天大的好事!轧钢厂技术科主任李卫东,是咱们看着长大的孩子,是咱们院的光荣!”他话音刚落,二大妈立刻接话:“老闫说得对!卫东这孩子,打小我就看出他有本事!瞧瞧,这才多大?当上技术科主任了!管着一帮工程师呢!这官儿,比咱们院里这几个大爷份量重多了!”说着还朝刘海忠努努嘴。
刘海忠挺了挺肚子,点着头说:“嗯,确实。
技术是厂子的根本,卫东有真能耐,这是应得的。
老刘头……哦,现在叫刘副厂长了,也是好眼光。”
他心思活动着,老刘升了职,李卫东是眼前红人,没准以后自家儿子刘光天也能沾点光。
秦淮茹抱着小当坐在贾家门槛上,心里不是滋味,插话道:“谁说不是呢。
我听说啊,这主任的工资,加上补贴什么的,怕不是有这个数?”她偷偷伸出两根手指比划了一下,引得周围一片好奇的低语。
“多少?九十?一百?”有人忍不住问。
秦淮茹摇摇头,声音压低但足够清晰:“光是工资岗位钱就小一百了!还不算技术津贴和奖金!乖乖,顶别人三四个月工资呢!”
“老天爷!”三大妈倒抽一口凉气,“这么多?那李家两口子不啥都能买?怪不得前儿瞧见卫东媳妇逛百货大楼,买了红围巾和点心!”
这话像扔进水里的小石子,激起更大涟漪。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可不是嘛,人家卫东凭技术吃饭,干干净净!给厂子做出那么大贡献,弄出“红星一号’,听说上头大领导都表扬了!”
“对,技术就是饭碗!比啥都强!”
“老李家这回真露脸了!他爹妈走得早,孩子是真争气!”
“咱们院里有这么个领导,往后腰杆也硬点!街坊四邻谁不高看一眼?”
人群边上,贾张氏盘腿坐在自家门口的小板凳上,一边嗑瓜子,一边听着。
秦淮茹说的“小一百工资”就像针扎在她心上。
她看着那刺眼的红横幅,再看看自家那旧门帘,一股强烈的嫉妒烧得难受。
她扭脸对旁边蹲着抽烟的棒梗,压低声音恶狠狠地嘀咕:“哼!得瑟什么?小官一个!就是走了狗屎运!这李卫东,小人……咒他出门叫车撞死……”
声音很小,对着棒梗说的,可旁边的秦淮茹隐约听到了半句“撞死”,吓得脸色一白,赶紧拉贾张氏衣角:“妈!您小点声儿!”
贾张氏恶狠狠瞪了儿媳一眼:“干嘛?话都不让说?显摆什么?他家那肉味儿点心味儿,熏得棒梗都睡不好觉!”
说着还故意使劲吸溜了一下鼻子。
旁边的棒梗根本没听奶奶在骂什么,他眼睛死死盯着横幅上“李卫东”三个字,整个人都呆住了。秦淮茹拉他一下,他才猛地醒过来,小脸绷得紧紧的,眼神里全是不服气:“妈!都怪你!都怪你当年瞎了眼,跟了我爸那个没用的!要是我爸是李卫东多好!我顿顿都能吃肉!穿新衣服!还能天天去厂里玩!没人敢看不起我!都怪你!都怪他!”
秦淮茹脸上一下子没了血色,低声道:“棒梗!胡说什么呢!那是你爸!”
二大爷刘海忠重重咳了一声,想拉回话题:“好了好了,大伙儿都消停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回头再说。今儿是大喜日子!咱们掌声欢迎今天的主角一一李主任!”
李卫东从人群中站了起来。
“李主任好!”不少人下意识地跟着喊。
所有人的目光“唰”地集中到李卫东身上,紧接着发出掌声和热切的招呼声。
“卫东哥!恭喜恭喜啊!”
声音从后头传来,是许大茂,他挤到人前,脸上堆满了夸张的热情笑容,好像之前巷口挨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