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您过奖了!我也不过是在前人基础上小小的改进了一下罢了。”牛根生必须要谦虚一下。“你这改进改得可太多了!不知道的根本看不出来里面有关系。”
其实看不出来那才是正常的,就天工开物上记载的那些简单描述,没有强大的脑补能力,无法复原所描述物品全貌。
而牛根生则是一步到位,直接整出了压水井后世的人力终极版。
而且牛根生的“发明创造’还有几个特点,只要是弄出来之后,随便一个小厂都能进行制造。既简单又实用,还非常容易推广。
牛根生努力的让自己表现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模样挠挠头发陪笑一旁。
上工的铃声响起,牛根生一如既往的检查完自己的机器之后开工。
工件在牛根生手里逐渐成型,外人看上去时,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这是四级工里的老师傅才会有的工作状态。
周围工友对于牛根生这个一次次打破他们认知的存在已经接受。
他们承认,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可能比人和狗都要大!
不知过去多久,沉浸在自己工作当中的牛根生被人唤醒。
是那位昨天在一车间生产主任办公室见过一面的神秘人。
此刻的他满是兴奋的样子。
“牛根生同志,今天来有两件喜事告诉你。
一件是那本钳工技能手册经过了审定、校对,已经开始印刷出版。
不过考虑到这本书的性质,暂时归结为有一定限制的专业性书籍。
不允许个人购买,允许各相关单位以集体的名义购买和标注借阅信息。
这是两位专家同志和心得体会本人签名的样书和手稿原件,我专门给你送来。
此书与手稿,不在限制之列!”
神秘中年人在车间主任办公室里递给牛根生一本厚厚的书册和那本从牛根生手里拿走的手稿。带有油墨香味的新书册,纸张居然是字典纸!
这是一种薄而坚韧的印刷用纸。
当前环境里最好的印刷用纸。
打开之后,里面是影印的手稿原件!
就这一条,这本书还是有门槛的。
想要看得懂,必须要懂俄文啊!
里面有图有解读,有那位苏联顶级技工的心得感悟。
通读这本书,不至于让每一个技工都能成为八级工,但无疑这本书能够起到灯塔的作用。
为更多的钳工指明方向!
书名《友谊见证:钳工从入门到八级》
这名字,带有浓郁的后世网文风,也不知道是谁给取的。
“多谢您!这样书和手稿我会好好珍藏!”
牛根生本人早就已经掌握了那位名叫伊万·谢尔盖耶维奇·科瓦廖夫的苏联顶级钳工知识、技能和经验。
更是在这基础上,结合本国之内的那些顶级技工和工程师,形成了一套独属于牛根生自己的工程技能体系。
不敢说现在的牛根生已经成为了机械工程领域全世界第一水平,但至少已经到了绝对前列。牛根生可是集合了苏联、东德、中国三方之间最顶级的工程、技能!
可在这个时候,他依旧还需要表现出自己终于得到这份钳工宝典之后的兴奋激动一面。
着实难为牛根生。
“至于第二件事情,便是那人力打井机和与之配合的压水井。
往常想要打一口井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时间。
但那种打井机的出现,把十几人甚至是几十人十天半月才能够完成的任务,变成了一个只需要两三人一两个小时就能做到的事情。
这是巨大的改变!
牛根生同志,是有大贡献的!你有什么愿望?”
神秘人突然间问道。
“同志,当时制作那种打井装置和压水井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只要是能够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那就是我做所有事情最大的褒奖。
况且现在有工厂诸多领导的照顾,我什么也不缺啊!”
牛根生当然不会傻傻的直接开口说自己需要什么。
不说三辞三让,最起码的谦虚是需要表现出来的。
貌似牛根生现在也不缺国家给予的一些物资之类。
能奖励什么?
茶缸?脸盆?痰盂?还是几斤肉?
反正牛根生自己有着丰沛的储备,寻常物资根本看不上。
与其如此,牛根生更愿意得到一些非物质上的奖励。
他有一个小小的奢望,比如合个影之类的!
至于和谁……
但这个话题万万不能由牛根生这边提出。
牛根生也相信,在当前的时间段里,只要自己不断地体现出价值,不断地做出对国对民有利的事情,这个不能付诸于口的小目标,必然能够实现!
这算不上太过功利主义。
牛根生生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长在这样一片土地上,尤其是在他结合了那老人一生记忆和自己后世的经历之后,更加浓郁的爱国爱民情绪洋溢在心间。
他是有使命感在身的。
既然穿越重生一次,不做出些光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