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的全方位疗养转眼就是一周时间。
原本还有人担心牛根生长时间不上课跟不上怎么办?
但一位老教授的话让很多秉持传统想法的人无言以对。
“还怕牛根生同志学不会那些大一简单的课程?他比我这把老骨头更适合当教授!”
老人倒也不是以偏概全。
牛根生以前的那些小打小闹还只能说是心灵手巧的范畴,只要想到,不说人人都能操作,那也是没有多少难度。
但是随着手扶拖拉机、抽水泵、改进转子发动机进入实用范畴、改进四点五万吨锻压机成为六到七点五万吨锻压机,已经不能再把牛根生当成大一新生。
放眼国内,能在看到原始图纸之后快速的理解、消化、吸收,并在原来基础上进行实用性和性能上的改进……没有人!
两国这些聚集一起的最顶级专家也不行。
甚至于牛根生的所做所为,都有些非人!
偏偏牛根生的做出来的那些设计制造图纸在被专业领域最顶级专家审核之后,一眼可知的具备极大成功几率。
一个大学都没有上过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能力?
不只是中方这边的专家不能理解,便是那些苏联方面来的专家也是满满的不能置信。
在原本的设想里,牛根生打算的也是上了大学之后再慢慢的展现自己的能力。
只是机缘巧合之下,牛根生遇到了绝妙的嵌入机会。
转子发动机,后世的他,是真的看过这东西的发展史。
锻压机也是刷到过纪录片。
记得当时看后者的时候,心里头格外的骄傲。
因为,在大型锻压机和自由锻压机上,咱做到了世界第一的程度!
有后世的画面作为参考,有当前世界顶级的机械工程设计建造能力,又有原始设计图纸作为基础,牛根生便顺水推舟。
巧妙的展现出自己的能力,让他成功的出现在更多领导和专家的视野当中!
至于说这般操作当中的不合理,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的牛根生为什么能够具备如此能力?
这个问题重要,但也没有那么的重要。
再问就是一样米养百样人的天赋不同!
只要以后牛根生不断地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所在,那些刚开始质疑的人,最终也会习惯于牛根生的这种“天赋’!
所以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的牛根生已经稍微放飞自我。
水木大学的一处小型会堂当中,还是那些中方和苏方的专家齐聚一堂。
会场的上方高挂着一张横幅……中苏友谊交流大会!
还有一行小的标题……热烈庆祝牛根生同志赢得千万卢布贡献奖励!
说实话,苏方的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认为千万卢布的花费值得。
太多了!
苏联援华的高等级工程师一月的工资也不过是一千卢布。
一千万……那是让这些专家们都不能淡定的数字。
结果却是这样的一大笔钱由苏联支付给牛根生个人!
转子发动机重要吗?
重要!
六万吨/七点五万吨锻压机重要吗?
无比的重要!
可是千万卢布的奖励太多了!
十万感觉也差不多。
然而在苏联领导的那边,则是有着不一样的考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表彰大会在这一处小礼堂当中如期举行。
牛根生是最重要的人。
他接过了苏联专家组成员递给的一张大红纸,上面用中文、俄语写了表彰的具体缘由。
其中那一千万卢布的数字部分格外的加大加粗。
牛根生站在当中,左右两边是中方领导和苏联方面的专家组管理人员。
相片记录下这一刻。
说实话,牛根生稍微有些失望。
他本来还以为苏联人会直接弄出一大堆钱或者是一堆黄金之类的实物刺激眼球。
结果没有想到居然只是一张写上了数字的大红纸。
牛根生在掌声当中与领导合影,与专家合影。
然后……他便将那张红纸递交给了己方领导。
“请把这些钱用在刀刃上,让国家更快的发展壮大!”牛根生的行为在中方人员这边换来了更加热烈的掌声。
但是苏联一方的人员则是面面相觑。
他们感觉到了极度的不可思议。
这可是名正言顺得到的奖励。
在苏联,这种钱财光明正大,且受到严厉的保护。
为什么这位牛根生同志会毫不犹豫的将之送出?
是受到威胁了吗?
但是从牛根生的脸上根本看不到半点的愤怒和不情愿。
“亲爱的朋友,不知道你们还有什么类似的活吗?
五百万一个,有多少我愿意做多少!”
不等那边的苏联人想清楚牛根生捐出百万卢布的情愿度有百分之几,牛根生却是跃跃欲试的朝着苏联的专家成员拉起了工作。
“五百万卢布一个任务?”
不少苏联人的脸色都是一僵。
这也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