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几个月时间里,能够快速制作并展现出效果的物品,牛根生已经陆续拿出来一大堆。
而这些东西在被上面重视之后,技术共享给很多像轧钢厂一样的单位,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出产。满足了国内需求同时,牛根生的这些发明创造也走出国门,走向社会主义兄弟国家。
还有通过特殊渠道,转卖到西方世界的产品。
几个月时间而已,就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带给整个国家的变化将会是巨大的。
但是现在,轧钢厂领导希望能够有全新的物品产出。
牛根生有些挠头。
不是他现在黔驴技穷,而是很多东西必须要考虑到当前的年代和工业生产能力。
挠头的牛根生忽然间想到了前些时间自己刚刚接触到的那种世界最顶级工业重器,六万吨/七点五万吨锻压机。
这玩意需要整个国家的力量才能够制造,当前阶段的国内条件还不太满足。
轧钢厂自己根本没有办法造。
但是……可以简化啊!
牛根生在厂长问出有没有新思路的时候,本来第一个想到的目标是电风扇。
这玩意最大的难点是电机壳体的冲压和铜材料的获得。
五五年左右,一年产铜二点一万吨,连电力部门都不够用。
对比2024年数字,产铜量是1200万吨,那简直没有可比性。
另外同样是因为电力部门缺铜,也缺少装机容量,广大农村缺电!
城里的工人家庭估计一般也用不起电风扇。
所以牛根生转移了目标。
他选择了生产电风扇必须要用到的五十吨冲床!
这玩意就是那六万吨/七点五万吨锻压机的极致简化版。
牛根生根据自己梳理所得,结合后世送餐看到的冲压机器外形、自己独步天下的机械设计能力和计算能力,硬是在家中八仙桌上绘制出一张张图纸。
有成熟的外形作为参考,有亲自设计过的六万吨/七点五万吨锻压机核心加以演变,利用自己已经积累出来的能力,牛根生灵感如同尿崩一样止都止不住。
关键是这种冲压机床对牛根生而言根本不难。
但对于轧钢厂而言,想要将图纸变成实物,却是十分艰难。
这可不是削皮刀、快壶、太阳灶之类的简单手工物品。
冲压机床需要大型铸造能力。
整体外壳的制造就不简单。
曲轴、传动等等各部分的零件走马观花一样在牛根生脑海里闪烁着,搭配着、组合着!
轧钢厂的厂长人都麻了。
正是因为有些见识,当看到牛根生绘制出来的图纸之后,他才有些嘴角抽搐。
但紧跟着就是振奋起来。
如此复杂的机器,根本不是那些手摇式玉米脱粒机、脚踏式扬场机之类能比的。
这才叫真正的机器!
牛根生用了一个下午时间,完成了一叠图纸的绘制和参数的计算校准。
这样的速度,是不可思议的。
但牛根生这里属于是头脑当中在提出目标之后便已经快速的完成了整个过程的演算。
他只是把正确的答案抄写出来即可。
就这样,还消耗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要是换其他人来做。
估计整个设计框架的定义就需要一些时间,等全部完成,两三个月都不算多!
“这是我设计的一款小型和中型冲压机床,小的十吨级别,大的五十吨级别。
这样的冲压机床用途很多,我从一份成熟的图纸上改进简化来的。
咱要是能够制造,那意义可就不一般了。
这玩意外貌公司拿去……估计能赚取外汇!”
牛根生有些“疲惫’的说道。
反正厂长的期盼他做到了。
剩下的那不关牛根生的事情。
至于说这种从成熟的大型锻压机图纸上简化来的中小型冲压机床,有没有销路问题,那早在牛根生的考量当中。
别人不说,俞兰馨在港岛能大展拳脚,这种十吨/五十吨级别的冲压机床正是很多商品制造不可缺少的机器。
买国外的太贵。
自己能造的话,铁定比买英美产品划算。
至于说质量问题,牛根生能够保证,只要是按照他的图纸进行制造,这种十吨/五十吨冲床会极度好用和耐用!
毕竟这玩意从大型锻压机技术简化来不说,牛根生这边可是提前在如同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一样的脑海里完成了演算!
不过牛根生也知道,这玩意就是造出来,想要卖出去也不会太简单。
更多的可能是划拨给某些汽车厂之类的单位。
但事情总有万一不是?
向外卖一台机器要是能挣一火车皮粮食或者煤炭的钱,你看穷的要死要活的人会不会朝外卖。看到牛根生从生龙活虎状态进入到“疲惫’状态只时一个下午的时间,又看到那厚厚的一叠手稿,轧钢厂的厂长心里都有些过意不去。
“根生同志你好好休息,稍后我让司机给你送些东西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