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根生已经接尽自己所能的掌控着整个生产工艺流程。
以保证每一个零部件都是无限接近于他所设定下的数值。
这种严苛的要求之下,很多零件或许只是因为几丝的差距就要被重新打磨。
要不是因为这样的严格要求,或许十吨级别冲床的总装时间还能够再度提升那么两三天。
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牛根生眼睛就是尺!
他已经能够确定,这些零件只需要正确的组装起来,就绝对不会出现问题。
足足等候了三周时间,牛根生已经忍不住了。
两位八级装配钳工亲自动手,他在一边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整个组装过程。
地上平铺在木板上的一个个零件在快速的减少,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一台机器正在快速的成型当中。不只是牛根生,其他的参与者也是表现出了绝对的兴奋之意。
当最后的皮带连接并绷紧,专门扯来的电缆连接在了那硕大电机的接线柱上。
与此同时,一些专门准备的冲压材料也搬运在十吨级别冲床的周围货架上。
该灌润滑油的灌润滑油,该打黄油的位置打黄油。
众人的努力之下
下一刻,随着牛根生和厂长联手推上电源闸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
不少人已经忍不住的开始欢呼。
这个时候欢呼还早了一些。
那机器能够顺利的转动起来只是一个开始。
冲床需要能够正常的冲压哪些金属部件才算是合格,还得看机器的使用寿星之类。
不过想要验证这种冲床的使用寿命将会是后续慢慢验证的问题,只需要保证开机的三五天时间里一切正常,能够顺利的加工预想当中的那些零部件,那么这一次的任务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因为还有更大规模的五十吨级别冲床还在制造的过程当中。
只有后者也能够顺利的启动并正常的加工更大重量和体积的金属材料,才算是完全成功。
不过十吨级别冲床的成功还意味着牛根生的设计是合理的。
这就给更大规模五十吨级别冲床的成功莫定下一个基础。
要是五十吨级别冲床能够再度成功,那么就会给更大规模的那种六万吨/七点五万吨的锻压机的试制打下一层心灵上的支持。
至少验证了牛根生的这种模型是成立的,基础成立也是成立。
专门找来的冲压师傅上前,一个个规定尺寸的金属材料开始陆续的投放。
这个时候的冲压机器还是需要人工放料和取料,有一定的危险性。
不过要是掌握了节奏,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牛根生是见识过后世各种冲压视频的。
包括小到造假的铜钱,大到各种金属外壳的弯折。
相当的解压。
现在展现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那些材料在十吨级别冲床的工作下,快速的变换着形状,变成了一个个规整的材料。
在这个时候,牛根生还借助于自己总设计师的身份谋划了一波小小的福利。
十吨级别冲床的加工项目里有他专门安排的一些优质钢片。
那天晚上牛根生击打的钢片就是整张的优质钢片。
此刻,硕大的钢片在冲床一个专用模具的配合工作下,切开一个个大小一致的孔洞。
随着旁边师父用老虎钳将挤压成型的一叶一叶钢片放置在一边。
这是风扇的叶片!
和后世塑料的扇叶相比较,这种扇叶的轮廓更大一些,猛地一看有些像是轮船的螺旋桨桨叶。前世的牛根生属于是八零后,他小时候见过那种老式的落地扇。
等他快要奔四的年纪,那老式的落地扇除了更脏了一些,也锈了一些,其他还能正常使用。牛根生甚至是觉得那老式落地扇的风力比塑料扇叶的风扇更大!
现在,他要将自己的怀念变成现实。
接连不断的加工了数百枚风扇叶片,冲床开始换滑块上的冲头和下方的凹模。
想要制造出电风扇,可不能仅仅加工叶片了事。
还需要挤压出合适的壳体盛放电风扇的电机。
至于最难的铜线绕组和连接,这一点根本难不倒现在的牛根生。
他打算造出几台来,给参与者们一人一台作为纪念。
如此自己得到一台再用的时候也就不显得那么刺眼。
冲床继续轰鸣。
更多的部件被快速的加工出来。
既然轧钢厂选择了上面协调物料,那必然会牵扯到加工物品的种类问题。
某些兄弟单位需要用到的部件开始出现在冲床之上。
随着机器滑块带着冲头的一起一落,以前需要一个工人很久才能够加工出来的部件被快速的完成。有那等兄弟单位的领导上前查看加工出来的部件,用游标卡尺又是量又是算,得到的是一个让他们感觉到震惊的答案。
这样的一台冲床,能够在某些工作上比几十上百个工人还有效率!
而且只要是冲头和凹模不出问题,所加工出来的物件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瞬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