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在轧钢厂的新车间里制造出四台十吨级别的冲床和一台五十吨级别的冲床,这种机器的设计合理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接下来的事情就已经不需要牛根生这边亲自参与,轧钢厂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就能够不断地重复操作,只要是有着足够的电机和材料,未来成批量的制造出十吨级别、五十吨级别冲床完全不成问题。所以牛根生暂时性的回到了学校继续上课。
之所以是暂时性的,是因为轧钢厂这边随时还有可能需要用到牛根生。
另外这一场重要技术装备的制造还差一些后续的更加严密的验证,当然还有最是喜闻乐见的荣誉奖励环节。
临走之前,收拾完自己的东西之后,牛根生又一次的见到了四位在那天晚上负责保护他的安全人员。平时两位表面身份是联络员的同志经常见面,另外的两人不动用感知能力的话,根本就没有再见过。“多谢你们那天晚上的守护!小小心意,还望你们能够收下!”牛根生没有给别的,而是将轧钢厂这一段时间里补助给他的一些生活物资加上自己没有用完的粮食之类送给四人。
有上百斤的粗粮细粮、上百斤粮票,有一些布票,还有几十斤的腊鸡腊鱼之类的食物。
没错,经过了两个月的过渡,光使用粮本的话显然是不合适的。
非常不利于生活。
于是粮票、油票、布票、肉票之类的票证接连涌现出来。
自从发生了那一次的袭击之后,牛根生待在轧钢厂里就没有出过门。
他每月定量下来之后都是麻烦两位联络员同志给取回。
牛根生一个人,但是领带额度是两口子的,另外还有轧钢厂里很是丰厚的的补贴。
这就使得他买回来的那些食物根本吃不完。
当着别人的面,牛根生也不能将它们放进空间里。
现在完成了任务,要回归学校,带着太多的粮食和副食算是怎么一回事?
“牛根生同志,保护您是我们的职责,不能收您的东西,这是违反纪律的!……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几位在轧钢厂里负责牛根生安全的人员则是根本不愿意收取牛根生给出的好处。
但他们真心佩服牛根生的能力。
毕竟他们亲身经历了这一个半月时间,亲眼看到了在牛根生的指挥调动和管控工件品质下,好几台大型机器被制造出来。
那些北方邻居家的专家都被一而再再而三的震惊到。
几位安全人员不懂这些机器,但是就觉得扬眉吐气!
尤其是在了解了牛根生之后,知道这位是英雄儿女的两位作者之一,另一位是牛根生的老婆,那这几位安全保卫人员更觉得牛根生这样纯纯的属于自己人!
“拿着!这些东西我不缺少,你们要是觉得自己留着违反纪律,就把它们送给你们那些受伤的或者牺牲的战友及其家人。
算我捐出去的!”
牛根生很是洒脱的说道。
不洒脱也不行,老婆那边的投喂是越来越殷勤。
牛根生又不能当着外人的面吃,只能是将每一顿饭食都十分精致的食物从长宽高百米的共享空间转移到共享空间周围的静止空间里。
六周多的时间过去,牛根生这边光是积累的现成食物,都够他正常吃一个半月饿不着。
这是牛根生此前根本没有想到过的变化。
让以前的很多积累一下子变得有些不再那么重要。
既然牛根生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四位在轧钢厂里负责他安全的人员便收下这些临别的赠礼。他们已经决定了,回头就把这些东西上交,并直接说这是人家牛根生同志捐助给那些牺牲和受伤战友的!
牛根生被小汽车送回到水木大学,他就带了两身换洗的衣服、两双鞋、自己粮本和一些粮票之类,其他的物品什么都没有携带。
但上车之后牛根生发现后座上有一台电风扇。
专门安排钳工加工出来的叶片罩壳正中心一块钢制的圆形金属牌,上面用冲压机压制成了一行字……热烈庆祝我国首台自主冲床研制成功!
没错,别人都有参与到这样工程项目额度纪念品,牛根生这个提供了最关键设计制造图纸的存在又怎么可能真的什么纪念品都没有?
电风扇,还是冲压印制了奖励名头的电风扇,比茶缸、洗脸盆可是上档次的太多了!
10月中下旬的天气,还是上午,京城的气温真心不高。
可架不住同学们的那种大开眼界之下的惊喜,牛根生还是将这台刚刚从小汽车上拿下来的落地扇给带到了教室里。
扭开开关,强劲的锋利呼啦啦的就给吹了出来。
牛根生制作的版本只要突出一个皮实耐用、力大飞砖。
砖头飞出去当然是夸张,可是教室里同学们的书本呼啦啦的被吹飞出去不少。
站在风扇前面的几个同学直呼受不了。
十几度的气温用上这样的大力出奇迹的风扇,也就是年轻人火力正壮,不然的话更加受不了。当然,这也与牛根生的这一台风扇一开就是最大档位有着直接的关系。
没有任何偷工减料的铜线绕组大电机配合着大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