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53章 啊?(1 / 2)

私下里,他们也觉得自己,至少在像素游戏这一块已经摸到了星辰的尾灯,甚至在某些弯道上,比如像素动作这一块还有所超越。

可现在,星辰突然又掏出来一个东方巡录。

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你费尽全力,好不容易跑到了第一的旁边,正准备喘口气,和他打个招呼。结果一眨眼,人家从背后掏出个喷气背包,“咻”地一声,垂直起飞了。

让人佩服的同时,多少也让人有些“气馁”

“你们说,死亡细胞能不能借鉴其中一部分技术?”

贝纳这句话,其实就是今天这场会议的核心。

“别想了。”

美术主管亚当,第一个站出来泼了“冷水”

“我们现在的完成度已经很高了,这套技术很明显是从底层框架开始的,甚至有可能是只有星辰游戏引擎才能做到的事情。”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完成游戏,准备明年年初的发售,而不是想这些有的没的。”

其实从逻辑来说,亚当是说的没错的。

对于一家小工作室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不过,贝纳显然不这么看,作为一个能创造出超过千万销量游戏的制作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坚持。

“我记得,我们创立MT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我们要做的是最酷的像素游戏,可不是我们能力范围内最酷的。”

这番话很快让会议室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

对于一个挣扎在生存线上的独立工作室而言,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方向,而是方向的突然摇摆。制作人,就是这艘小船的船长,当船长在离港口一步之遥的地方,忽然指着远方的风暴说“那里可能有宝藏”时,水手们感到的不会是兴奋,而是对倾覆的担忧。

所以亚当听完贝纳的宣言之后,忍了几下,终于是没忍住。

“现在换引擎?重新搞技术研发?贝纳,你清醒一点!我们账上还剩多少钱你比我清楚!这款游戏要是明年年初上不了线,我们就得集体打包滚蛋,去找下一份工作!”

亚当的话,很快就让会议室里本就凝重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

贝纳居然没有反驳这句话,反而是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亚当,从现实角度,我们确实没有任何试错的资本了。”

听到这话,亚当愣了一下,刚想说“你知道就好”,却见贝纳话锋一转。

“从头开始搞研发,我们肯定做不到。但,既然我们自己做不出来,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去问他们要呢?”

¥???”

“问……问谁?”

“问星辰游戏啊。”

“不是,贝纳,你还是小孩子吗?”

虽然听起来,贝纳的意见没有毛病,不会就问呗,可实际上但凡多思考一秒,都会觉得这个提议超级离谱。

离谱的点,不仅仅是在于贝纳的异想天开。

更重要的是,当下的Motion Twin工作室和星辰完全没有任何联系,事实上,双方可能还有一点小过节。就是星辰欧洲的分部曾经想要投资《死亡细胞》,但是被贝纳给拒绝了。

之所以拒绝。

是因为Steam在今年下半年的时候,《绝地求生》在星辰游戏平台爆卖之后,更新了自己的合作者宣传协议,里面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Steam会优先推送站内单平台游戏。

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如果你这游戏即在Steam上线,又在星辰游戏平台上线。

那么不好意思,Steam会优先去宣发其他只在Steam登录的游戏。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是挺狠的,基本上就是和星辰游戏平台拉开了干架了,虽然没有明说要搞独占策略,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做了事。

这一招,对于大厂来说,其实无所谓。

比如卡普空,SE,EA,育碧,暴雪,这些公司,他们本身就不靠Steam宣发,甚至在当下很多大厂都还在自己搞平台。

可对于中小型开发商而言。

Steam的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

对于所有的中小厂商来说,宣发,都是共同的噩梦。

在只有Steam的时候,30%的抽成虽高,可好歹不用做选择题,PC游戏平台的大头只有Steam。可随着星辰游戏平台的崛起,在《绝地求生》爆发之后,双平台登录,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当时很多厂商都是星辰,Steam两不误,可随着Steam一棒子敲下来。

你是要星辰的低分成,还是要Steam的高流量,这就成了一个算数题了,特别是上架星辰游戏平台之后,很多厂商其实也卖得不错。

特别是在华夏区,可星辰在欧美的市场占比确实还不够。

于是乎,很多欧美的中小厂商最终还是选择了先观望,Motion Twin也一样,他们之所以没有接受星辰的投资,就是担心在Steam平台宣发受阻。

是以,当贝纳说出去问星辰的时候。

不止亚当被贝噎得半天说不出一个字,会议室里,其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