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一月,春节的脚步越发临近了。
大冬天的,蔬菜种类少,何達只能细心琢磨婚宴上的菜谱,争取多用一些山货替代。
列好菜单,何達让干采购的老丈人回秦家屯采买,同时让其给二叔提醒,现在就得囤粮,不要在意眼下吹出的什么食堂风声。
如此这般,忙活到二月中旬,眼见就是除夕了。
还有一件事忘了说,二月初时,街道下发了除四害的通知,因为马上要过年,除四害的行动推迟到三月份才开始。
今年少了傻儿子,家里过年的气氛冷清了不少,大年初一,院子里团拜完,何達便带着一家人直接去了老丈人那里,反正那边房间多,挤一挤,还热闹些。
大街上,一月末下的那场雪,积雪到现在还没有融化,何達推着车,让走不了远路的何卫东与何建辉坐在车上。
一家人在步行去小羊毛胡同的路上,何雨水叽叽喳喳说起了学校开学后的任务。
“海棠说,开学后,我们每个人要捕捉三只麻雀上交,爸,你说我该怎么办,麻雀哪那么好捉。”“雨水,别担心,光明打弹弓的本领可高了,你求他帮你打,肯定能完成。”
听大舅秦光友这么说,何雨水也就放心了。
坐在车横杠上的何卫东这时天真无邪的问道,“二姐,麻雀那么可爱,你为什么要捉它呀!”何雨水耐心向弟弟解释:“卫东,麻雀是害鸟,它会偷吃庄稼,我老师说一只麻雀每天所吃的谷子约二钱,这么一算,它每年吃掉的谷物就是四斤。”
何雨水的这个说法,其实来自前年某报上的一篇文章一一《麻雀的害处和消灭它的方法》,而写这篇文章的是留学米利坚的鸟类相关领域学者郑博士。
同样是这位郑博士,隔年又写了一篇《麻雀食物分析的初步报告》,详细介绍了麻雀的益和害,不过这次刊登的纸媒是动物学报,读者受众要小得多。
你说这人矛盾吗,其实并不然,有很多事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特别是眼下这个年头。
另一时空,反正郑博士是为麻雀遭殃这事背了锅,网上对其的批评声不断。
何達并不清楚这里面的故事,穿越前,他作为一个刷短视频的乐子人,也是看过不少动物习性的科普的,里面就有麻雀的介绍。
成年麻雀属杂食动物,昆虫它吃,谷物果实它也吃,因为不是候鸟(仅少部分麻雀有短途迁徙的习惯),它吃什么过冬,主要与食物的获取难度有关。
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成年麻雀呢,因为幼年麻雀无法消化人类培养出的高淀粉谷物,它只能吃昆虫,且大部分是害虫。
听着儿子的好奇提问,回想起穿越前看到过的一些科普,何達不知为何又想“作”了一一自己只纠正一下这个小小的错误,解救一下可怜的麻雀,应该不过分吧?
说干就干,来到老丈人居住的院子,何達把自己关到了藏书间,立刻写了一篇五百多字的小作文。检查一遍,发现没什么问题,何達又特意改了改自己的写字笔迹,连着誉抄了三份,准备寄往不同的报社,如此做,不可能一家都不重视吧!
写完小作文,收进系统驿站,何達又看了看藏书间里的书,这里面有不少古籍,看得出之前住这儿的娄家亲戚是个爱书的藏家,只是这些书都没带走,这人胆子得有多小呀。
书都是好书,不过留在这太显眼了,过完年,看来得找机会把这些书全收进系统驿站,免得将来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何達想着,就听到丈母娘在喊吃饭。
今儿下厨的是丈母娘和小媳妇,这算是老秦家第一次在城里过年,因此丈母娘挺破费的,做了不少好菜。
秦长山亲自给何達斟酒:“女婿,你陪我喝一个。”
何達劝说道:“爸,悠着点,后天就要吃光友的喜酒了,您到时候再敞开喝也不迟。”
“女婿说得对,老秦,你别端起酒杯就不舍得放,让人看到了,还不得笑话。”秦母提醒道。秦长山听此,只好说道:“那行,我和女婿就喝这一杯。”
“姥爷,酒是什么呀,好喝吗?”何卫东啃着鸡腿,也没忘记询问。
“酒呀,这可是粮食精,等你长大了,就知道好不好喝了!”秦长山糊弄着何卫东道。
何卫东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大着胆子,想动手尝尝,何達急忙阻止:“哎,这酒孩子可不能喝,喝了就长不高了!”
何卫东一听何達这么吓唬,当即就不敢试了,嘴上却不服气道:“爸,你骗人!”
“爸怎么骗你了?光明,光俊,你们说孩子能喝酒吗?”何達向两个小舅子打眼色。
“不能呀,姐夫!”
“卫东,你看我不是也没喝酒吗,酒一点都不好喝,都是苦的,还是大鸡腿好吃,你看建辉啃得多香。”
一帮人哄着一小屁孩,屋子里欢乐增添了不少。
秦母看着这一幕,忽然眼眶红了,赶紧避着人,擦了擦。
秦淮茹见到母亲的异样,关心道:“妈,你这是怎么了?”
秦母笑道:“没什么,妈只是高兴,妈从未想过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淮茹,这一切都得感谢你和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