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春节,邮差又开始了忙碌,一封信当天就送到了某报社。
该报社的一名实习生负责整理信件的往来,这日她和往常一样,一封接一封的查看,挑出有价值的信件,并记下摘要。
当看到一封没有留详细地址的信件时,实习生起初是不太在意的,但等看完信里面的内容,她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当即起身去找了负责带她的编辑。
编辑看完信里的内容,笑了笑,说道:“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小黎,你别太在意。”
“可高编辑,信里面介绍的内容,我感觉挺像是那么一回事的,您看要不要找专业的人问问?”“不必了,人家郑博士可是这方面的专家,他的结论怎么可能会出错?小黎,你还是去忙自己的事吧,下午,我还有另外的工作交给你。”
听此,实习生小黎只好老老实实回了自己的岗位。
像这样的事情也在另一家报社发生,幸好何達做了三手准备,最后一家报社看到何達的反驳内容,不禁好奇,特意去找了京城的动物研究所,准备核实这件事。
接到编辑的采访,研究所派出一位研究员应付,看完何達写的信,这人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他立马说道:“这件事,我得汇报给郑博士。”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大范围消灭麻雀会对粮食生产产生危害?”
“这个问题,在郑博士的相关文章里早有论述,不过只是没有写信这人这么浅显易懂罢了!”回答完,研究员就拿着信告辞离开,根本没给编辑多询问的机会。
研究员拿着信,去找郑博士,这才获知其刚过完年,就南下去湘地考察了,一时半会还回不来,他只好给湘地那边相关的学校发电报,希望郑博士去学校交流时,能早些看到。
何達自不可能明白这件事背后的故事,他找来三家报社的报纸,追看了好几天,都没见着一点反应,这令他有些灰心丧气,看来麻雀是在劫难逃呀!
另一时空有过统计,据说仅是今年三月至十一月,各地就消灭了差不多20亿只麻雀。在四月的京城,一场人麻大战持续了三天,拢共消灭了麻雀四十万一千一百六十只,有零有整的,也不知是谁在统计。后世15年,国际鸟盟有过一个估计,全球麻雀成熟个体也只有4-7亿只,两相对比,这就很有意思了。拯救不了麻雀,何達决定还是先拯救人。
贾张氏在医院住了三天,便被贾东旭接了回来,问清楚了贾张氏现在是什么情况,何達旋即想好了忽悠办法。
“东旭,这事先不急,等你妈养好摔伤再说,正好这段时间,我让我老丈人打一副拐棍,给你妈备着。”
“拐棍?何叔这也不必呀,我妈虽然伤得不轻,但等她养好伤还是能走路的,就是可能有点罗圈腿。”“东旭,你懂什么!你妈这种情况,完全是因为腿部神经末梢坏死,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她的易躁易怒,情绪不稳,想彻底根除她的毛病,今后得靠拐棍治她,你听明白了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吗?”贾东旭摇摇头,说道:“没明白!”
“没明白就对了,这都是我胡谄的,你就说刚刚的一套说辞,唬不唬人吧!”何達得意道。贾东旭佩服道:“何叔,我忽然感觉你不像是个厨子,倒像是算命的,放在过去,靠你的忽悠,说不定能挣到不少钱。”
“东旭,瞎说啥了,你何叔我是个不善于说谎的人,若不是为了你家,我怎么可能信口胡谄!”何達绝不能让贾东旭怀疑自己的人品。
两人正聊着,却见许大茂推着车,来到了中院。
“大茂,大周末的,你这是准备去哪儿?”
“有点小事要处理,师父,东旭哥,你们这是在聊啥了?”
“没聊啥!”
“大茂,我和你师父刚在聊小吃的事,我那小吃店准备上新,做些异地的有名小吃。”
“是这样呀,那我不耽误你们聊正事,我这还要去忙呢!”许大茂回了一句,就走了。
何達望了眼傻茂远去的背影,转头又对贾东旭道:“东旭,看来善于说谎的是你小子才对,到时候忽悠贾张氏,你亲自上,我给你打配合……”
就在何達认真教导贾东旭如何忽悠贾张氏时,许大茂来到前院西屋,叫了声“阎解成”。
“大茂哥,你有事?”阎解成走了出来,他刚睡了个回笼觉,现在还在犯迷糊呢。
许大茂好心道:“当然有事,上周我不是跟你说好了吗,要给你介绍对象?”
“大茂哥,你来真的?”
“当然来真的,我像是随意开玩笑的人?你去不去,就一句话。”
“我去我去,你等等我,我换件衣服。”
“换个啥,我觉得你穿工服就挺好的,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在轧钢厂上班。”
“行吧,那咱们现在就走。”
“车你来骑,我坐后面,我给你介绍对象,你怎么也得出点力吧!”许大茂把车丢给阎解成。阎解成见此,爽快答应。
两人骑车出了南锣鼓巷,接下来,阎解成就按许大茂指的路骑行。
路过轧钢厂,阎解成纳闷起来:“大茂哥,咱们这是要去哪儿呀?”
许大茂答道:“去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