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想直接删除。
但鬼使神差地,手指还是点开了那条彩信。
第一份文件,是《青石湖项目近三月财务报表》。
当看到“静湖优选”渔具厂那条几乎呈九十度拉升的销售增长曲线时,林薇的眉头,第一次皱了起来。当她看到青石小筑畜牧互动区,那个堪比一线城市顶级商业体的恐怖坪效时,她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顿。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第二份文件,是央媒《舌尖寻味》那篇报道的超清版链接。
林薇点开。
当看到那个在业内以“铁面阎王”著称的总编杨万里,亲自出镜为青石村背书时。
当听到那句“正在被资本围剿的乡村振兴奇迹”的旁白时,她的脸色,终于变了。
这已经不是商业问题,这是站队问题。
而最后一份文件,像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她所有的职业骄傲。
那是一封来自佳士得拍卖行的官方意向函扫描件。
上面用优雅的英文清晰地写着,愿意为一颗产自华夏凌北的顶级黑松露,举办一场小型专项拍卖会。起拍建议价,三百万。
欧元。
“咣当!”
林薇手中的骨瓷咖啡杯,脱手滑落。
滚烫的液体泼洒在价值不菲的波斯地毯上,她却浑然不觉。
她猛地站起身,冲到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指尖几乎敲出了火花。
她调出了自己亲手建立的,关于青石湖项目的所有评估模型。
她看着自己模型中那条平缓的、充满不确定性的营收预测曲线。
再对比王宇发来的、那份堪称恐怖的真实财务数据。
她的脸颊,火辣辣地疼。
这不是农家乐。
这是一个披着乡土外衣,拥有顶级核心技术、自带央媒光环、现金流充沛到能随手种出几千万奢侈品的……超级独角兽!
她之前对它的所有评估,都基于一个可笑的前提。
傲慢。
更重要的是,她看到了一个自己从未有过的机会。
在云鼎,她永远是陆泽的影子,是那个负责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冰冷工具。
而在青石湖,以她的能力和对方开出的条件,她将成为真正的核心决策者。
是能亲手缔造一个商业帝国的……合伙人!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陆泽推门而入,脸上带着强撑的镇定。
“林薇,准备一下,我们调整策略,准备第二轮报价。”
他没有察觉到自己这位得力干将的异样。
“陆总。”
林薇抬起头,第一次用一种近乎怜悯的审视目光,看着自己的老板。
“您觉得,我们还有机会吗?”
陆泽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什么意思?”
“青石湖的价值,我们严重低估了。”林薇的声音平静,却字字如刀,“它的护城河,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
陆-泽终于感觉到了不对劲。
他走上前,压低了声音,像诱哄,也像警告。
“林薇,不要被对方的小手段动摇,一个乡镇企业,能有多大前途?”
“眼光放长远一点,公司在纳斯达克敲钟的时候,我保证你的期权,至少值九位数。”
他开始画饼。
用他最擅长的方式。
就在林薇陷入沉默时,她的手机屏幕又亮了一下。
是一条短信,来自同一个陌生号码。
短信很短。
只有一句话。
“继续为别人的帝国添砖加瓦,还是,成为自己帝国的主人?林总监,期待你的选择。”
周一的清晨,阳光正好,给青石小筑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一辆网约车停在门口。
车上走下来一个女人。
一身利落的灰色职业套装,长发挽成一个简单的发髻,脸上没有多余的妆容,正是林薇。
她没有拖着行李箱,手里只拿了一个薄薄的牛皮纸文件袋。
青石小筑二楼的办公室里,王宇和苏夏暖已经等候多时。
林薇走进门,没有客套,直接将文件袋放在了王宇面前的桌上。
“这是我的投名状。”
她的声音和电话里一样,清冷,干脆。
王宇打开文件袋。
抽出的不是简历,而是一份打印出来的详细方案,标题是一一《青石湖项目B计划备忘录》。他一页页翻看下去,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
苏夏暖凑过来看了一眼,随即倒吸一口凉气。
这份B计划,详尽、恶毒,堪称一本商业暗杀的教科书。
第一步,舆论施压失败后,立刻启动环保举报流程,针对水库的水质、渔具厂的排污、农家乐的垃圾处理,进行全方位、高频次的匿名举报。
用程序,拖垮项目。
第二步,制造安全事故。
在农家乐的餐饮或游乐设施中,策划一场不大不小,但足以登上社会新闻的安全事件,彻底摧毁青石湖的游客口碑。
第三步,也是最阴险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