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1982
抢回行李包后,吴智辉和高绍波怕再出意外,马不停蹄赶到上步工业区,准备将一切事情都推后,眼下什么事情都不如买电脑重要。一笔巨款放在手中始终不太安全,换成电脑后才更令人踏实。作为东道主,罗宝珠亲自带着两人去了一趟上步工业区。爆胎的车轮已经修好,小汽车稳稳驶近工业区,首先引起众人注意的是上步路北住宅区的一家个体商业零售店。
零售店面积很小,看上去只有3平方米左右,前面的玻璃瓶里装着各种糖果饼干,后面的货架上摆着香皂、火柴等日用品,地面还放满一箱箱汽水。这种店叫做士多店。
士多店通常指小吃、百货结合在一起的超市。高绍波很是惊讶:“这是个体户吗?”
吴智辉逗留深城的时间并不长,据他那会儿的记忆,深城似乎没有这样的小店,他没法为高绍波解答疑问,只得将目光转向罗宝珠。在两道疑惑目光的注视下,罗宝珠点点头,给予肯定回复,“嗯,是个体户。”其实附近开设了一家综合性的国营商场,供应米、油、肉、菜和一些日用百货,但是国营商场离住宅区还有一段距离,而且晚上不营业,平时想买点东西应急,只能来这家士多店。
这家小店本钱少,商品不多,但是起早收晚,平时按照居民的需要进货供应,能够满足应时应急,弥补了国营商场的不足,所以很受附近居民欢迎。“深城的个体户现在很多吗?"高绍波有点好奇,“我们那里只有修鞋、补衣服等等手工类的个体户,这种倒是没见过。”原来在深城,个体户也可以开商店了么?
“不多。“罗宝珠摇摇头,“尤其是这样的个体户,想拿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很难。”
据她所知,这家小店的老板是位妇女,老板的父亲属于国家机关干部,思想比较开明,支持女儿自谋职业。
即便这样,女老板也是过五关斩六将,经过居委、街道办事处、工商所、罗湖区工商局、市工商局,甚至惊动市领导,最后才拿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困难程度可见一斑。
一些待业青年和闲散在家的劳动力未尝不愿意领营业执照做点小买卖,可惜多半卡在第一步。
营业执照很难得到批准,找营业场地更是难上加难,大部分普通人没法开设这样一家小店。
“哦。”
得到回复的高绍波应了一声,心想,看来哪里都一样,留给普通人的机遇并不多。
他目光转向前方上步工业区,看到连成一片的厂房,很是感慨:“开发这一片,国家应该投入不少资金吧。”
“嗯,不过都是贷款。”
国内的制度向来是专款专用,买米的钱不能用来打酱油,土地开发属于基建范畴,基建首先要在计划部门立项,然后财政才会拨款。国家对待深城的态度是只给政策,不给钱,除了二线关的铁丝网是中央拨款外,其他的建设全靠深城自己想办法。
要么外引内联,要么从银行贷款,到期还本付息。“总之,钱都是要还的。深城只是借钱搞开发,挪用明天的资金,开发今日的辉煌。”
罗宝珠一番话听得高绍波内心激荡。
不受国家政策管控的状态让深城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带着某种致命的吸引引。
国家需要借着深城这个特区探寻出路,普通人也可以借助特区这个千载难逢的区域寻找鲤鱼跃龙门的机遇。
只不过……
国家的铁饭碗对于寒窗苦读的人来说同样有着致命的吸引。一种是稳定,一眼望到头的稳定,以后至少不用担心变动以及饿肚子。一种是搏一搏,命运或许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路途充满变数,前程未知,不知是福是祸。
两者放在面前比较,很难做出抉择。
高绍波盯着眼前一片连绵的壮观的厂房,面上还算平静,内心里早已惊涛骇浪。
一旁的吴智辉无法窥见这种惊涛骇浪,他看着司机老周稳稳当当将车子停在路边,走下车时想到刚才抓盗贼的事情,顺口问了一句:“罗老板,原来你会开车?”
他从来不知道罗宝珠还会开车。
刚才若不是罗宝珠从另一头堵住对方去路,那个该死的偷包贼没那么容易抓到。
倘若被对方给逃脱了,单位申请下来的一万块钱以这样的形式消失,他都不知道回去后该怎么向厂长交代。
还好罗宝珠拦了一下。
“我看罗老板开车的技术不一般,什么时候学会的呢?”“会开,但没驾照。”
罗宝珠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刚才我那是无证驾驶,真追究起来,是要被警察叔叔请去问话的,所以请吴主任还是别提这一茬了。”她有港城的驾照,但是港城的驾照在内地不好使。只要是在内地行车,一定要具备内地的驾照。前两年学驾照很麻烦,她一个港商的身份,哪怕申请也很难通过,所以一直没考证。
“不过等驾校的流程简化之后,我到时候抽空去补考一个证件。”“驾校?“吴智辉敏锐地抓住关键词,“深城有驾校了吗?”“有。”
“谁开的?”
“我。”
“我就知道!"吴智辉激动得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