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84(2 / 4)

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特区,对特区的建设成就表示满意,并且为珠海和厦门分别题词。为珠海的题词是:珠海经济特区好。

为厦门的题词是: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而深城,什么都没有。

这下把深城领导一群帮子吓坏了。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深城姓资姓社的讨论甚嚣尘上,邓公表露出这样的态度,是不是说明对深城特区的工作并不满意?邓公不表态,特区的未来不会明朗。

于是深城市委派接待处处长去请邓公为深城经济特区题词。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深城终于等来了邓公的题词,题词是:深城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最后落款是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

落款的时间稍稍提了前,落的是邓公离开深城的日子。终于,深城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下大家都可以安安心心过个好年。罗宝珠也安了心。

政策变化是特区发展最大的阻碍,哪一天政策转向,企业的发展也会举步维艰。

年头的政策收紧,造成了改革步伐的暂缓,于是,浙江海盐衬衫厂的步鑫生被树为改革厂长的典型,各大媒体报纸上纷纷报道厂长步鑫生的改革措施。这是国内厂长经理负责制的雏形,也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呼吁。毕竞在这个年代,工厂要修一个厕所,厂长也没有权力,还得报告给上级,等待审批,这样的低效率,的确需要改革。随着邓公南巡结束,深城人在新的一年里迎来新的盼头,而另一边的港城,则是完全另外一副景象。

国际航运业的颓势终于在这一年里显现。

以航运作为主业的罗振民,也终于后知后觉察觉到一丝冷意。倒不是他的公司出现大问题,而是有些客户在航运萧条中破产了,他没法收回债款,导致了一些损失。

由于前段时间收购英国的航运公司,开辟新的航线,公司的负债率已经达到70%,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数字。

这意味着,公司资产只要减值30%,净资产便为零。但是罗振民并不太在意。

他和所有港城航运业的老板一样,对未来有着盲目的自信,世界航运市场的不景气已经慢慢成为显现的威胁,很多船东还在盲目举债扩张,纷纷订购新船世界航运能力已经严重过剩,日本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港城的本地货运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海外租船客户退租和破产潮的到来,会让港城船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有些具有先见之明的船东将船队缩减到最小规模,从而减轻了损失,企图用这样的方式躲过这场航运灾难。

而明明感知到冷意的罗振民仍旧盲目坚信自己的判断,错误估算了航运周期,仍旧对即将到来的大灾难不以为意。

他只是认为自己缺了一点流动资金而已。

这点流动资金的问题不是大问题,他把目光转向他大哥罗振华,想让罗振华帮帮他。

罗振民特意抽空给大哥罗振华拨了一个电话。接到电话时,罗振华难得没躺在女人床上,他翻着公司最近的业绩表,听完自家弟弟无礼的要求,哂笑一声:“上次我求你帮忙,你是怎么对我的?前年年底,英国首相撒切尔和邓公发生谈判,谈判造成港城的地产界动荡,他家大业大,但也受了一些影响。

他当时也很天真,想让罗振民帮一下他,结果呢,罗振民竞然惦记着要插手他的产业。

好在他及时止损,平时又不大爱扩张,公司没负债,靠着身深厚的家里熬过了这场地产界的震动,经过去年一年的黑暗环境,公司的业务已经逐渐稳定下来,没什么大问题。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现在轮到罗振民请求他出手相助。“对不住,我也没有多余的资金去帮忙,不过罗振华顿了顿,“如果你让我入股,我倒是可以考虑鼎力相助。”啪一一

罗振民直接将电话挂断。

书房里,无声的愤怒蔓延开来。

一旁静静围观全程的吕曼云看着被挂断的话筒,拍了一下罗振民的胳膊,“真是的,你好好跟你大哥商量呀,你要是商量不好,你让我跟他聊几句,怎么一声不吭把电话挂断了呢。”

吕曼云拿起电话,试图重新拨号。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亲兄弟之间哪能分这么清楚,谁有了难,互相帮忙一下不是人之常情吗?

“你大哥现在的公司已经稳定下来,帮一下你不是问题,你让我跟他好好说说,他会答应的。”

号还没拨,被罗振民一手按下。

“不用了,他不会帮忙。”

罗振民脸色铁青。

他了解这位大哥的脾性,看起来什么时候都不在乎,只想及时行乐,实际上心里的算计并不少,记仇得很。

罗家人都很自私自利,没一个例外。

这是有家族遗传的,这样自私自利的性格,全都遗传自他们的父亲罗冠雄。长大之后,罗振民对自己父亲的发家史一清二楚,也对自己母亲的发家史一清二楚,有这样精明又自私的父母,生下来的孩子不可能是什么纯良之人。当然,罗珍珠是个例外。

在罗振民眼中,全家最单纯的人就是罗珍珠。大房的几个子女,除了死掉的罗振荣和疯了的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