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学校的,我肯定也会经常朝外跑,你别说,买个房子真能行,等寒暑假,你就带着向新来京市住,咱们一起吃喝玩乐。”陈海明坐在一边,嘴角无意识翘起,他只觉得田园好像无所不能,她总是这样,能三言两语让别人开心起来,和她在一起,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值得烦恼。听着老二这句话,他佯装不满,轻咳一声,“那我呢?”陈向兵看他,“哦,爸,一激动把你给忘了,你也好办,要是你出海,自然就不在家,要是你在家,也可以休个年假,和妈一起来嘛,我保证,到时候带着你们吃香喝辣!”
离别的伤感退去,他又开始生龙活虎,神采飞扬。不过家里这两个能快速接受,家属院一起长大其他孩子们可没那么简单能哄好。
隔天上学,陈向兵和田向军到高一年级把几个发小喊出来,宣布这个消息。男孩们还能忍住,只是沉默,但是像孟圆圆孙明凤几个,当即就哭出来。“向军,你真要去京市啊。”
“呜呜,不去不行吗,我们舍不得你。”
看着这场景,陈向兵心里又开始难过,可有田园那些话,他到底是能调整,当即揽住几个哥们的肩膀。
“行啦,别哭别哭,明年咱们就高考,要是去京市上大学,还能和我哥见面呢。”
有人摇头,“可是上了大学,我们就在不同的学校,不一样了,向兵,以后就都变了。”
明明不到高三,不到青春散场的那一天,大家心里的惆怅,却如此鲜明。陈向兵摆手,“哪里不一样,还是一样,咱们小时候在育红班说过的话还算数,以后咱们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挣钱的挣钱,做技术的做技术,咱们初心不变,就永远在一起。”
明明没有什么豪言壮志,可这话说出来,一群初长成的少年少女们,却齐齐笑起来。
他们已经褪去儿时的稚嫩,可曾经的话却在脑海中愈发清晰,那是他们年少时的约定,却在此刻,在未来,依旧能指引他们前进的道路。陈向兵发出号召,“明天周六,咱们就去我饭店里吃饭吧,算是给我哥送行,怎么样?”
那自然是好的。
孩子们聚餐这天晚上回来,已经很晚,兄弟俩的屋还亮着灯,田园去看的时候,田向军正在游戏桌上摆弄一些小东西。曾经低矮的游戏桌,随着孩子们长大,已经加高很多,十四岁的青葱少年,盘腿坐在那里,好像还带着儿的模样。“你弟都睡了,你摆弄什么呢?”
田向军手指戳戳桌上一个精致小巧的沙包,“今天大家送给我的,都是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东西。”
田园看过去,“还真是啊。”
有老鹰抓小鸡的泥塑,核桃大小的老鹰和鸡妈妈,更小一些的鸡宝宝,还染了颜色,惟妙惟肖。
有小巧精致的五彩沙包,半个巴掌大的小手枪和小弹弓,五颗光滑的石子,小贝壳做的小风铃,每一个都是孩子们小时候玩过的。田向军眉眼低垂,认真抚摸桌上每一个小东西,抬头看田园,他抿唇一笑,“妈,我们小时候真幸福。”
“小时候只觉着好玩,每天都很高兴,长大以后想起来,觉得童年没有一丝遗憾,都是圆满”,他抬头看田园,声音温润,“谢谢妈。”田园看着她面前这个孩子,眼眶微微湿润,童年都是圆满,这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她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向军,你的童年回忆起来能让你高兴,妈妈很开心。”
“以后,不管你去哪里,记住,妈妈永远看着你,支持你,你有自己的好兄弟,有好朋友,我们所有人,都喜欢你。”这一世,你永远不会是一个人,再不会茕茕孑立,独自一人前行,会有人陪伴你,支持你,爱你。
“嗯。”
尽管已经做好准备,田向军的离开,还是让很多人不适应,田园背着孩子们,在陈海明怀里哭过好多次,陈向兵看着空掉大半的书架,止不住哽咽,陈向新每每有什么事情,大哥′两个字总会脱口而出,然后怅然。从小长大的发小们也不遑多让,以前大家一起放学,田向军总是很安静,他话不多,可不管你有什么问题找他,他总能三言两语给你解决,如今少了他,总觉着哪哪都不适应。
不过,时间总是能抚平很多东西,这些情绪,随着紧张高三的到来,慢慢消散。
而田园一家,因着暑假的京市之旅,也开始接受这种离别和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