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神也太帅了吧!一眼断真假,这才是专家风范!”
“那个摊主脸都绿了,笑死我了,让你骗人!”
“所以说,这一条街都是假的?那还逛个屁啊!”
“别急,这才刚开始,我相信尚神一定能找到宝贝!”
直播间的弹幕热火朝天,人气已经悄然突破了十万,各种礼物特效几乎没有停过。
尚海对这一切充耳不闻,他的精神高度集中,过滤着成千上万件古董发出的心声。
【我是个碗,我来自景德镇……上个月。】
【别摸我,我身上的“土”是拿黄泥和胶水糊上去的,还没干透呢!】
【我是康熙通宝,可惜是义乌产的……】)
在经过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书摊时,尚海的脚步微微一顿。
他听到了一缕微弱、古朴,却异常清晰的心声。
【唉……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想我《医宗金鉴·伤科心法要诀》,乃乾隆二十七年武英殿所出之官刻本,曾济世活人无数,如今却蒙尘于此,与这些俗物为伍,悲夫!】
尚海心中一动,目光投向了声音的来源。
那是一套线装古籍,书页泛黄,边缘破损,被随意地堆在一堆旧连环画和过期杂志下面,只露出一个残破的封面。
摊主是个戴着老花镜、昏昏欲睡的老大爷,对尚海的驻足毫无反应。
尚海蹲下身,将那套书抽了出来。
一共两册,封皮上用毛笔字写着书名,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他随手翻开,一股陈旧的墨香和纸张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
【小子,算你有些眼光。我虽非金玉,然腹中所藏,乃悬壶济世之大道。】
另一个微弱的声音从旁边的另一本旧书传来。
【吾乃《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亦是同源而出。奈何世人只知金银,不识文章。】尚海的眼神亮了起来。
这两套书,虽然听起来不是什么价值连城的孤本秘籍,但“武英殿官刻本”这几个字,分量可不轻。“小海,这些破书了?”
安安凑了过来,好奇道:“这能值钱吗?”
“应该不怎么值钱。”
尚海摇了摇头,实话实说。
他能感觉到,这两本书的心声里没有那种源于贵重材质的“傲气”,只有文人风骨般的清高和落寞。这说明,它们的市场价值可能确实不高。
“大爷,这几本书怎么卖?”尚海抬头看向摊主。
老大爷抬了抬眼皮,见他是个学生,便懒洋洋道:“要的话,五万块你就拿走。”
【这几本啊,都是收破烂收来的,能卖多少是多少。】
【反正这种清朝文书,也不值什么钱……】
尚海笑了。
“大爷,五万太贵了。您看这书,又破又旧,还有虫蛀的眼儿,买回去也就是当个摆设。”“五百,五百我就拿了,也算帮您清个库存。”
“五百?”
老大爷皱了皱眉:“行吧行吧,五百就五百,拿走拿走。”
尚海:..…….…”
坏了,还是给多了。
但尚海还是爽快地扫码付钱,将两套四册古籍收进背包里。
直播间的观众有些不解。
“这就完了?花了五百块买了几本破书?”
“我还以为要捡个大漏呢,雷声大雨点小啊。”
“尚神是不是看走眼了?这书感觉一文不值啊。”
安安也有些疑惑,但她没有多问,只是对着直播间解释道:“我们尚大师的心思你们别猜,说不定这里面夹着藏宝图呢!”
她一句玩笑话,又把气氛活跃了起来。
回到酒店。
尚海立刻拿出那几本古籍,用软布擦去表面灰尘。
他没有急着去查资料,而是直接拨通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打给京城大学历史系的王振国教授的。
作为省状元,他早就收到了京大的录取通知书,并且加入了一个新生联系群,王教授就是群里的学术顾问之一,专门负责解答新生的疑问。
电话很快被接通,传来一道温和而威严的声音。
“喂,你好,哪位?”
“王教授您好,我是今年的新生尚海。”
“哦,尚海啊!我知道你,省状元嘛!哈哈,欢迎你加入京大历史系的大家庭。怎么,有什么事吗?”王教授的语气很和善。
“是这样的,教授。我最近在西安的古玩市场,淘到了两套清代的医书,想向您请教一下。”“医书?”
王教授的语气平淡了些:“清代的医书存世量很大,各种刻本、抄本数不胜数,大部分都没有太高的收藏价值。是什么书啊?”
“一套是《医宗金鉴·伤科心法要诀》,另一套是《本草纲目拾遗》。”
“嗯,都是常见的医书。”
尚海不急不缓地继续说道:“教授,这两套书的牌记上都写着“乾隆二十七年武英殿刻本’和“乾隆三十年武英殿刻本’,纸张是用的开化纸,我还发现其中一页的夹缝里,有一个非常小的“臣吴谦’的私印。”
吴谦,正是乾隆朝《医宗金